APP下载

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2016-06-13马城楠吕翊菲代雅文董潇雨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创新绩效

韦 宁, 马城楠, 刘 姗, 吕翊菲, 代雅文, 董潇雨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韦 宁, 马城楠, 刘 姗, 吕翊菲, 代雅文, 董潇雨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始终是教育的难点与重点。双创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教学重点之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机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绩效。为了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从社会网络环境和网络中心性两个因素出发,在社会网络的框架下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利用社会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创新绩效,构建有效的社会网络,以辅助科技创新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创新绩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经济要转型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储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来解决以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它既是一种创新活动,也是一种学术活动,更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与其他活动相比,科技创新活动往往体现了未来的市场需求、社会创新以及大学生本身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与提升[3]。但是由于创新绩效上的差异,并不是每一个有想法的人或是团队都能收获到预期的结果。所以,探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作用机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绩效[4]。与以往主要从中观层面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角度不同,笔者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在社会网络的框架下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1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处在网络中的人们在开放和互动中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琐碎联系。这种对社会互动的恰当描述使得“社会网络”应运而生。

一般来说,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行动者之间关系的集合,即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4]。当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也以其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为一部分研究者所钟爱。通过社会网络这个新颖的分析视角,人与人之间的若有若无的琐碎联系能够以一种较为清楚的状态呈现出来,以便研究者勘测、分析。 企业将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特殊资源配置手段,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尤其是对新创企业的创新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者,因为大学生通常在创新活动中借助社会网络来提升自己和团队的创新绩效。很显然,一个有效的、适宜的社会网络对于提升创新绩效是非常有益的,但这样的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2相关因素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该研究将从外部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环境以及内部影响因素——网络中心性两个因素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进行分析,研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概念模型Fig.1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2.1外部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环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适应环境,创新也不例外,它不仅要适应于有形的社会大环境,也要适应于无形的社会网络环境。上文说过,社会网络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相当有益的,而今,大学生的创新来源主要是两条路径:一是现有学者创新项目的拓展或延伸,二是自身基于现实问题的理解。就第1种情况而言,可能原先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社会网络环境,但是在延伸和拓展的基础上,原先的环境难免有些力不从心,真正符合自己要求的更是凤毛麟角。而第2种情况下的环境往往需要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发掘、创建,更加凸显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所需社会网络的稀缺性[6]。由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新颖独到,使得创新活动的开展必须与一定的外部资源供应者及相关知识、专业人员保持一种经常性的密切联系。所以,大学生参与者与关键资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及其获取网络资源的能力都成为创新项目生存的关键,而这点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其一,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往往重短期效应,轻长期发展;其二,哲学思维下的主观能动性更让大学生重视自身与团队的能力。基于这种思维模式,创新社会网络也就更为稀缺。因此,寻找适宜的社会网络环境或是努力构建社会网络对于提升创新绩效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今,创新并非一件易事,主要源于创新的风险性和适宜的社会网络环境的稀缺,所以对于一些规避风险的大学生而言,顺应现有的社会网络环境终究是比较有保障的。首先,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7],这使得大学生创新团队在资源、信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能够缓解科技创新团队资源的内部约束。其次,在知识互补性的交流中能够发现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解决,提高团队创新绩效。相比在资源无处可取,前路一片茫然的状态下惶惶不可终日,顺应社会网络环境相对而言事半功倍,于创新绩效的提升大大有益。当然,努力创建适应团队需要的社会网络并不是独立于当下的社会网络环境,它也需要顺应环境。各领域并非保持着平行的关系,而是在交错重叠中发展。

2.2内部影响因素——网络中心性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重点之一,刻画的是单个行动者在网络中所处的核心位置,用来作为对行动者权力衡量的量化指标。一个行动者如果处于许多交往路径上,则可以认为此人的网络中心性较高,因为他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传递而影响处于同一网络的其他行动者[4]。在社会网络中,一项最基本任务是需要鉴定一群人中哪些人比其他人更具有影响力,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和理解扮演者在网络中担当的角色,这说的就是“中心性”。社会资本理论中提及,个体在组织中交往的关系越多,越可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或知识。而且处于中心位置的个体,由于在组织中拥有大量的联系而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他们比非中心成员更可能接受到更多的信息、知识等资源。

对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社会资本的作用[8],而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上也是非常适宜的。这种创新活动往往是由一个团队组成的,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相辅相成。就企业而言,在集群网络中,一个企业处于网络中心的位置,往往是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在集群中扮演着领袖的角色,能够较好地协调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9]。同样,在一个团队中,有一个处于网络核心的负责人或是成员,才能让整个团队有备无患。毕竟具备较强的网络中心性有利于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够获取数量和质量兼优的资源。

中心性有以下几个类别,即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整体中心性。

2.2.1点度中心性。在社会网络中,一个行动者与其他很多行动者有直接联系,该行动者就处在中心地位。即人脉越广,节点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就大学生而言,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往往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试想,如果能与这些人建立一定的联系,那么真正需要他们时,团队的组建周期就会大大缩短而无需耗费更大的精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新绩效。

2.2.2中间中心性。如果一个行动者处在许多交往网络的路径上,可以认为此人处于重要地位,因为他具有控制和中介作用。这是点度中心性的进一步延伸。点度中心性侧重在行动者的人脉的广博与否,即在社会网络中,自身是否处在一个节点的位置。而中间中心性则强调是否处在一个联系范围更广而且社会网络更为密集的节点上。若行动者恰好处在该点上,则可认为行动者的中间中心性较高。同样,这也适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术业有专攻,在活动进程中,往往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来辅助完成相应的活动内容。若团队中的成员处在中间中心性较强的节点上,那么临时寻找外援来辅助完成团队中成员不能完成的工作,对于整个团队的创新绩效大大有益。

2.2.3整体中心性。简而言之,就是处于核心地位,在传递信息等过程中往往不受制于人,而且与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较短。这是中心性的最高层次,通俗地说就是节点中的节点,也就是网络拓扑图中最密集的那个节点。处在这个节点上的人起到的是对自身所处社会网络环境的统驭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汲取资源的周期将大大缩短,所获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能得到相应的保证,科技创新活动进程中的创新绩效也得到相应提升。而且多元化、异质性的资源往往会促进团队成员与外部资源供应者之间的组织学习与探讨,进而加强了这些资源的流动性。除此以外,团队成员在多元化知识、信息的洗礼下,更容易发现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而加以解决,让创新进程处在较高水准上,以促进团队创新绩效的提高。但是这种高度一般很难达到,于大学生而言是有些可望不可即的,但这也应该是所有创新活动参与者应该努力的目标。这个节点对于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而言十分便利,且整个团队的创新进程处在一个高速的成长状态上。

由此说来,网络位置中心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正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值得科技创新活动参与者去发展。

3结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但并非所有创新活动的结果都十分完善,所以更要注重创新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更要注重创新绩效的提升。毕竟,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对创新活动的成功具有深远意义。笔者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探讨。大学生不仅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以增强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要注重社会网络的形成,更要懂得如何利用社会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创新绩效。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它本身的社会网络就比较稀缺,更要求寻找或是构建有效的社会网络来辅助科技创新活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J].当代贵州,2015(42):30-35.

[2] 左晶晶.大学生社会网络对科技型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3] 邹海贵.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2.

[4] 何晓聪.基于社会网络的高校知识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考试周刊,2014(96):149-150.

[5] 吴俊杰.企业家社会网络、双元性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6] 左晶晶,谢晋宇.社会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基于270名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3):64-73.

[7] 胡吉明.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机制[J].情报科学,2015(1):15-18,34.

[8] 周星.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9] 许登峰.基于社会网络的集群企业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WEI Ning, MA Cheng-nan, LIU Shan et 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School,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is always the difficulty and key point of education.Double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teaching foc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college students.In order to analyze influence factors, through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data, starting from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centrality, influence factors under the social network frame were discussed.It was thought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know how to use social networks to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 effective social networks to suppor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network;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作者简介韦宁(1994- ),女,山东淄博人,本科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收稿日期2016-03-03

中图分类号S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207-02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创新绩效
中国“面子”文化情境下领导政治技能对团队领导社会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