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2016-06-13陈贵菊高国良王福玉盛春霞王秋云尹逊利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纹枯病防治小麦

陈贵菊,高国良,王福玉,江 涛, 盛春霞,王秋云,尹逊利*

(1.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宁 272031; 2.曲阜市农业局,山东曲阜 273100)



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陈贵菊1,高国良1,王福玉1,江 涛1, 盛春霞2,王秋云1,尹逊利1*

(1.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宁 272031; 2.曲阜市农业局,山东曲阜 273100)

摘要[目的]筛选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纹枯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三因素再裂式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前药剂拌种和后期增加喷药防治次数对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剂拌种和拔节期、孕穗期2次喷药有利于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和产量的提高;筛选出了4.8%适麦丹拌种+适量播种+25%戊唑醇拔节期喷药1次和25%苯甲丙环唑孕穗期喷药1次的防治措施。[结论]试验结果为生产上制定完善的儒麦1号纹枯病防治策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麦;儒麦1号;纹枯病;防治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分布范围广泛的世界性小麦病害,我国小麦纹枯病发生和危害较严重。随着耕作制度和气候的不断变化,再加上感病品种大面积使用和纹枯病菌的累积,小麦纹枯病发生地域迅速扩大,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1-2]。近年来,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发病较普遍,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重病田减产超过40%甚至绝收[3]。目前,对于纹枯病的防治,由于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药剂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4],已有很多学者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进行了研究[5-10],也有学者从栽培措施上对纹枯病的防控进行了研究[11],但防治效果都不理想,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措施仍缺乏深入研究。

儒麦1号为2014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对其进行纹枯病防治措施研究,对于从栽培管理上提高其产量水平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采用三因素再裂式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儒麦1号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纹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田间试验于2014~2015年生长季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良种试验场进行,供试栽培材料为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

1.2试验设计采用三因素再裂式裂区试验设计。因素A为种衣剂,分为2个水平:A1为不拌种;A2为4.8%适麦丹拌种(200 mL适麦丹拌种100 kg小麦种子)。因素B为播种量,设2个水平:B1为当地常规播种量135 kg/hm2;B2为当地常规播种量的2/3量90 kg/hm2。因素C为拔节期喷药防治,分为3个水平:C1为不防治;C2为25%戊唑醇拔节期防治1次;C3为25%戊唑醇拔节期防治1次+25%苯甲·丙环唑孕穗期防治1次。试验设3次重复,每个处理小区长8.5 m,宽3.1 m。

1.3田间管理磷肥(P2O5)和钾肥(K2O)分别按施用量105、75 kg/hm2于耕前施入作为基肥,氮肥(纯N)按施用量270 kg/hm2于耕前和拔节期2次施入。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4调查方法小麦灌浆期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拔出)100个单茎,根据小麦纹枯病发病情况和危害分级情况计算病情指数。成熟期测定各处理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2结果与分析

2.1病情指数比较由表1可知,A、C这2个因素各水平对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B因素2个水平差异不显著。A2和C3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即4.8%适麦丹拌种和25%戊唑醇拔节期防治1次+25%苯甲·丙环唑孕穗期防治1次处理的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减量播种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纹枯病的发病程度,但效果不明显。由表2可知,A2B2C3处理组合病情指数最小,即4.8%适麦丹拌种+减量播种+25%戊唑醇拔节期+25%苯甲·丙环唑孕穗期分别喷药防治1次处理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儒麦1号的纹枯病发病。

2.2产量及三要素比较由表1可知,几种防治措施对儒麦1号产量影响明显,4.8%适麦丹拌种处理产量显著高于不拌种处理,25%戊唑醇拔节期喷药1次+25%苯甲·丙环唑孕穗期喷药1次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减量播种虽然较常规播种产量高,但差异不显著。由表2可知,A2B1C3处理组合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即4.8%适麦丹拌种+常量播种+25%戊唑醇拔节期喷药1次+苯甲·丙环唑孕穗期喷药1次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明显。

表1不同处理病情指数及产量多重比较结果

Table 1Multiple comparison results of disease index and yield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处理Treatment病情指数Diseaseindex产量Yield∥kg/hm2主区A1PrimaryareaA124.50a7959.60b主区A2PrimaryareaA220.61b8017.65a裂区B1SplitplotB124.72a7977.00a裂区B2SplitplotB221.39a8000.25a再裂区C1Split-splitplotC125.00a7967.70b再裂区C2Split-splitplotC225.92a7925.70c再裂区C3Split-splitplotC318.25b8072.55a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row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播前药剂拌种和后期增加喷药防治次数能明显提高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单从纹枯病病情指数分析来看,A2B2C3处理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从提高产量分析来看,A2B1C3处理效果最好。减量播种处理比常量播种防治效果稍好,但差异不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儒麦1号为大穗型品种,分蘖成穗能力有限,虽然减小播量对减轻纹枯病发生有一定效果,但不利于其产量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4.8%适麦丹拌种+适量播种+25%戊唑醇拔节期喷药1次和苯甲·丙环唑孕穗期喷药1次的防治方案可作为提高儒麦1号产量的纹枯病防治措施;对于分蘖成穗力强的品种,可采用4.8%适麦丹拌种+减量播种+25%戊唑醇拔节期喷药1次和苯甲·丙环唑孕穗期喷药1次的方案。但纹枯病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1 a的试验结果仅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而制定较完善的适合儒麦1号的纹枯病防治措施,生产上大幅度提高儒麦1号的产量水平还需进一步研究。

表2 不同处理病情指数、产量及三要素比较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row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参考文献

[1] 王裕中.纹枯病及其抗性研究[M]//庄巧生,杜振华.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66-274.

[2] 刘朝晖,张旭,陆维忠.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和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2000,16(3):185-190.

[3] 张会云,陈荣振,冯国华,等.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6):1150-1153.

[4] 胡燕,王怀训,夏晓明,等.四川地区小麦纹枯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抗性比较[J].植物保护学报,2006,33(4):423-427.

[5] 陈香华,赵桂东,李茹,等.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28(4):50-52.

[6] 吴欣,赵国建,宋晓,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3(5):72-74.

[7] 王晓芹,孙晓荣,范拥军.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184,186.

[8] 孙炳剑,雷晓天,袁虹霞,等.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5):914-918.

[9] 陶玉连,程玲娟,吴长远,等.几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0):80-81.

[10] 范志业,刘迪,张卉,等.4 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129,133.

[11] 孙爱根.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效应及高产控病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4):355-358.

Control Measures for Sharp Eyespot in New Wheat Variety Rumai 1

CHEN Gui-ju, GAO Guo-liang, WANG Fu-yu, YIN Xun-li*et a

(Ji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ing, Shandong 272031)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 for sharp eyespot in new wheat variety Rumai 1. [Method] Split plot experiment with three factors were designed to research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seed dressing with medicament before sowing and the increasing spraying times in late stage on sharp eyespot in new wheat variety Rumai 1. [Result] Seed dressing with medicament and spraying in jointing and booting stages were helpful to enhance the control efficiency and yield of Rumai 1. The optimal control measure was selected, which was seed dressing with 4.8% celest dan + moderate amount sowing + 25% tebuconazole spraying in jointing stage and 25% difenoconazole propiconazole EC spraying in booting stage.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sharp eyespot in Rumai 1.

Key wordsWheat; Rumai 1; Sharp eyespot;Control

基金项目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专项(SDATT-04-022); 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小麦增产科技支撑计划”(2014GJJS0201-4-8); 2014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陈贵菊(1980-),女,山东临沂人,农艺师,从事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通讯作者,研究员,从事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01

中图分类号S 435.12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152-02

猜你喜欢

纹枯病防治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