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疗效及对血氨浓度、肝功能的影响

2016-06-13官亮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鸟氨酸血氨肝性

官亮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疗效及对血氨浓度、肝功能的影响

官亮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疗效及对血氨浓度、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肝性脑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疗程为7d,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血氨浓度、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氨和AST、TBlL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改善肝功能以及血氨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门冬氨酸鸟氨酸;纳洛酮;急性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可简称为HE,其通常因肝功能失调或者障碍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失调的病症,通过智力测试或电生理检测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人格改变、行为异常、智力衰退以及程度不同的昏迷和死亡。且肝性脑病的预后恢复非常差,病死率较高[1]。有研究显示[2],HE患者的体内β-内啡肽与强啡肽的浓度会显著升高且阿片类的物质会聚集在患者的脑部,因而会降低血氨的浓度,去除阿片类的物质、改善患者的脑部功能是临床上治疗HE疾病的主要方案,而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的拮抗剂,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显著降低血氨浓度[3]。本研究采取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方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肝性脑病患者9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2±9.4)岁,其病程2.1~12年。且均有较严重的肝疾病或者门一体的侧支循环出现障碍,有程度不同的精神异常或昏迷状态,有肝功能检查指标不正常、血氨水平增加或脑电图发生异常的临床表现,其中有感染10例,饮酒过量25例,高蛋白饮食36例及1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本研究患者入院后需进行对症支持的治疗,诸如治疗便秘、采用抗生素预防其患者的肠道的细菌发生繁殖,进而减少肠道内氨的生成和吸收;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对内环境进行调整并且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对照组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需门冬氨酸鸟氨酸15g,且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24h;而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患者纳洛酮0.8mg,1次/8h,静脉推注,持续72h,若患者中途清醒可以对其减量到0.4mg,1次/8h,保持至72h,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治疗开始至其神志清醒的准确时间;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的外周血,仔细监测患者的血氨浓度的大小以及转氨酶(AST、TBiL)的水平,对比分析单药方案组和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在24h内神志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较为明显;有效:患者在24~48h内神志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好转,治疗7天后其血氨浓度、肝功能有好转;无效:患者在72h内神志未恢复正常,临床指标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氨和肝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氨和AST、TBlL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氨和转氨酶指标详细指标对比分析(x±s)

2.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13例无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2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性脑病被认为是众多肝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称[5],随着患者的肝细胞功能的逐渐受损,则氨经损伤的肝脏代谢就会减弱,当其门体分流时,氨就会直接分流进入患者体循环而不经过肝脏代谢,进而引起血氨的浓度明显增加。且当血氨经过体循环系统至大脑,有许多途径可干扰患者的脑能量的代谢。诸如:抑制其神经细胞的相关电位活动;与其他的氨基酸进行结合而形成谷氨酰胺引起三羧基循环以及氧化代谢发生异常,进而减少其ATP生成或NADPH蓄积等,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神经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6]。而在本研究中所应用的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显著加快氨的代谢速度,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氨的浓度,有利于缓解肝性脑病的发作以及进一步的发展,且门冬氨酸鸟氨酸可直接参与肝细胞的代谢过程,使鸟氨酸循环的关建酶激活,增强患者的肝脏排毒功能,迅速降低血氨的浓度。有利于肝细胞自身的修复以及再发。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7]。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8],纳洛酮主要通过抑制β-内啡肽合成和促进其外周降解,进而改善患者神经细胞的代谢功能,最终阻断肝性脑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使肝性脑病患者的脑水肿得到缓解。

本研究显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血氨水平,且联合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方案53.33%(P<0.05)。因此说明,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改善肝功能以及血氨水平。

综上所述,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能有效控制体循环中的有害物质,尤其是血氨等相关代谢产物。显著改善肝性脑病的预后水平。

[1] 黄之克.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 (31):59-60.

[2] 苑林.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7(23):825-827.

[3] 郑英兰,范丽青,杨婷.纳洛酮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5(18):66,76.

[4] 江碧正.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0(18):8-10.

[5] 王世元,史年乐.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1(9):183-184.

[6] 丰化微,惠凯,孙庆文,等.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及其神经肽类水平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8(22):2612-2616.

[7] 王灵敏.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 20(30):129-130.

[8] 易成进.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 19(25):96-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91

江西 330003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官亮)

猜你喜欢

鸟氨酸血氨肝性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鸟氨酸苯乙酸对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氨水平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依氟鸟氨酸治疗1例非洲锥虫病的不良反应分析
门冬氨酸鸟氨酸盐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