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2016-06-13王朋飞
王朋飞
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王朋飞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率分别为70%,9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治疗,在生活上也显著让患者得到了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卡马西平;甲钴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如今,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的困扰人们正常生活代谢的疾病[1]。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日益增多,导致其不良并发症也日益严重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其中较为严重且较常见的并发症,患有该病的人常会伴随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以及感觉减退等症状,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2-3]。目前,其主要治疗措施为控制血糖或者使用甲钴胺等类似药物进行神经调节,但治疗效果往往还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为此,本文研究探讨了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4.2±7.3)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5.6±6.8)岁。2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和疾病差异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被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接受控制血糖等基本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740)治疗,用法为:0.5mg甲钴胺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则在使用甲钴胺治疗的同时,加用卡马西平(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982)治疗,其用法为:100mg/次,3次/d,2组均治疗4周,然后进行观察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效:DPN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肢端疼痛、麻木以及乏力等现象得到显著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缓解:DPN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肢端疼痛、麻木以及乏力等现象基本消失,可能有轻微不良反应;无效:DPN临床症状并无改善,有可能持续存在并加重,肢端疼痛、麻木以及乏力等现象时常出现,常并发严重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率+缓解率)。观察2组患者VAS评分:测量时由专人测量评估,量表为长约10cm的附有刻度的横线,0代表无痛,10表示极痛。还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设定在双侧检验的情况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显效10例,缓解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显效24例,缓解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和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和VAS评分的对比(x±s)
3 讨论
PDN是糖尿病较为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使患者的自主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5]。传统治疗,例如控制血糖和维生素B12等治疗效果差,缓解程度低。而目前大多数是单独采用甲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虽有所改善,但仍难满足患者的要求,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还是会出现精神睡眠差,精神紧张等现象,导致血糖受不到控制,神经也得不到调节[6]。有研究显示,联合使用药物治疗疾病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本院对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了研究分析。
甲钴胺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的药物。该药物含有维生素B12,该成分可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内,参与合成腺嘧啶核苷,从而促进叶酸利用和核酸的代谢,提高蛋白质的合成,使得轴突运输功能得到了增强,有效的刺激了轴突再生,使得神经突触传递能正常进行并增加了神经递质的数量[7]。卡马西平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性药物,能降低神经细胞膜对Na+和Ca2+的通透性,从而降低细胞的兴奋性,延长不应期,也能增强GABA的突触传递功能,其具有抗胆碱活动、抗抑郁、抑制肌肉神经接头的传递和抗节律失常等作用,有利于改善症状[8]。从结果中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片治疗;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52.86±5.79)m/s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5±5.14)m/s,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为(3.42±1.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8±1.69)分(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甲钴胺片中的维生素B12通过参与合成,有效的增加了神经递质的数目且改善了神经递质的传递过程,而卡马西平能有效维持患者的生活节律,调节患者的神经,使得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了恢复,提高了神经之间的传导速度,让患者能快速作出相应的反应,降低了患者的各种疼痛。故卡马西平与甲钴胺共同作用更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1] 宗海军,唐梅.甲钴胺联合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3):210-212.
[2] 王丰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155-156.
[3] 常颖.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40-41.
[4] 李党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32):132-133.
[5] 赵拥军.大剂量甲钴胺片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用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7):33.
[6] 李竞,张琳,赵湜.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88-89.
[7] 刘颖,袁培铎,周正森,等.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87-88.
[8] 夏萍,刘超,狄红杰.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8):660-6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85
河南 476200 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内四科 (王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