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2016-06-13周小青叶斌刘芬曾桂芳杨斌李才胜

当代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门静脉肝功能食管

周小青 叶斌 刘芬 曾桂芳 杨斌 李才胜

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周小青 叶斌 刘芬 曾桂芳 杨斌 李才胜

目的 探讨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脾切断流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血清HGF与TGF-β1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并且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及AL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再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未超过5%。结论 脾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无严重不良事件,具实际应用价值。

脾切断流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功能

大多数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由肝炎后肝硬化引发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肿大、呕血、脾功能亢进、便血等,其中胃底食管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死亡,因此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1-2]。鉴于目前,临床通常选择脾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为明确其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行脾切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脾切断流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后,在患者左肋缘下作一切口,行巨脾切除术。首先沿着左右网膜血管交界部位向上切断胃大弯血管,将血管结扎并将胃向上翻。暴露、游离胃后壁机后腹膜间的纤维组织。结扎贲门下方与食管下段后方侧支血管切开小网膜暴露胃左静脉,结扎胃左静脉与其属支并切断,随后切断食管后壁迷走神经。游离食管下段,同时离断结扎周围组织血管。游离食管长度约是贲门食管交界上方10cm的食管,并确保离断胃冠状静脉高位食管支、异位高位食管支,近端胃前壁,选择食管下端吻合器进行原位吻合,胃大小弯浆膜细丝线缝合,促进其浆膜化。

1.3 观察指标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女比例40∶35,年龄22~75岁,平均(45.23±5.85)岁,体重指数(BMI)17~24kg/m2,平均(22.14±2.25)kg/m2。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GF与TGF-β1指标水平对比 术后,患者血清HGF水平提高,TGF-β1水平降低(P<0.05)。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x±s,μg/L)

2.2 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术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见表2。

表2 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x±s)

2.3 本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本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静脉血栓2例(2.67%),再出血为1例(1.33%),腹水1例(1.33%)及肝功能异常1例(1.33%)。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作为肝硬化失代偿临床主要表现之一,其本质是门静脉高压导致的患者内脏血流动力学紊乱[3-4]。目前临床通常选择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故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本研究结果数据中可得出结论: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疗效显著,即本组患者术后HGF、TGF-β1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善。其中HGF可参与肝脏再生信息调控通过程,作用与干细胞增殖阶段,可发挥抗纤维化和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HGF水平高低可直观反映肝组织细胞受损与修复功能[5]。本研究患者术后HGF(9.65±2.14)μg/ L显著高于术前(5.41±2.14)μg/L,说明患者肝脏功能增强,促进修复受损肝组织、减缓肝脏纤维化进程。TGF-β1属于肝纤维化病变过程中重要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TGF-β1水平显著升高,与肝硬化病理进展程度紧密关联[6]。本研究中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TGF-β1(78.95±11.34)μg/L显著低于术前(105.23±11.25)μg/L,表明该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积极有效。考虑原因可能是手术切断经脾来源TGF-β1释放,并且阻碍肝组织内间质细胞活化增殖,从而减轻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为进一步探索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功能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手术后,本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例如TBIL(103.26±74.25)μmol/L、ALT(39.56±5.69)μmol/L均显著低于手术前(194.28±85.36)μmol/L、(59.63±9.33)μmol/L(P<0.05),说明脾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度对肝功能具有积极影响。考虑可能是脾切断流术阻断门奇静脉分流,使营养物质更加集中地流向肝脏部位。由于发生门静脉压升高时,门静脉学主要主要是经过侧支分流,肝脏血流则主要来源于门静脉供血,从而导致肝脏组织血流供应不足,肝脏功能发生异常[7]。门静脉主要分支有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开展脾切断流手术后,切断经脾静脉回流血液,显著减少门静脉血流量,从而可有效改善门静脉高压状态,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本研究通过观察本组患者脾切断流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旨在探讨该手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显示:本组术后静脉血栓、再出血、肝功能异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较低,均未低于5%。同时该研究结果与赵亮等[7]人临床研究结论类似,进而验证脾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使用系数高[8]。考虑可能是脾切断流术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发生,并且能够通过增加肝动脉血流,减少门奇静脉分流,改善脾亢,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同时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因时间、环境等因素限制,未对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有待进一步跟踪随访予补充。

综上所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接受脾切断流术治疗安全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同时,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蔡明岳,黄文薮,郭永建,等.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预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3):161-162.

[2] 胡诗航,王孟龙.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其治疗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2):156-157.

[3] 冷希圣.门静脉高压症(2008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余灵祥,李志伟,郭晓东.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4(5):950-953.

[5] 陈炜,吴志勇.活性氧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4(4):316-320.

[6] 王钊,洪德飞,司亚卿.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14(5):353-356.

[7] 赵亮,谭贵芳.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清HGF、TGF-β1和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7(35):3677-3678.

[8] 帅晓明,韩高雄,陈俊华.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14(9):706-7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59

江西 341600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一科 (周小青 叶斌刘芬 曾桂芳 杨斌 李才胜)

叶斌 E-mail:474526328@qq.com

猜你喜欢

门静脉肝功能食管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