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歌狂
2016-06-12卷耳喵
卷耳喵
高一开学第一天,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呼吁大家踊跃竞选班委。从班长到团支书再到各科课代表,新生们总是满怀激情、斗志昂扬,唯独文艺委员这种平时没什么事、一开晚会便要四处找人演节目的职位无人问津。阿健是唯一一个竞选文艺委员的。
身高一米八五、体重九十公斤的阿健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他往台上一站就挡住了大半个黑板。阿健摸摸头,嘿嘿一笑,说:“我想竞选文艺委员,我一定会把大家的文艺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
就这样,一向由女生担任的职位,在我们的起哄口哨声中,落到了这个大男生的身上。后来我们才知道,文艺委员简直就是一个手握大家“生死命脉”的重要职务。
我们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增强学生的上课激情,解除下午惯有的疲乏,每天下午上课前,都会有十分钟的“每日一歌”活动,由文艺委员确定每天的曲目,选好伴奏带,再用投影仪放出歌词,全班集体合唱。
阿健站在台上嘿嘿一笑,我们就唱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周杰伦的歌。我们从《牛仔很忙》唱到了《最长的电影》,从《双截棍》唱到了《一路向北》。阿健甚至美其名曰,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歌曲,每一首歌都让我们唱三遍。
群众终于有了意见,大家偷偷替换掉阿健的下载包,换上自己喜欢的歌曲,可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最后,班长发话了,她煞有介事地表扬了阿健的工作,然后说:“文艺工作也要百花齐放嘛,华语乐坛那么多流行歌手,我们可以多听多唱,这样大家的兴致才会更高。”阿健点头如捣蒜,我们长嘘了一口气,喜滋滋地开始在班里传阅歌单,每个人写上自己喜欢的曲目。
第二学期,阿健在新一届班委选举中落选。而因为拥有把控“KTV曲目”的“生杀大权”,文艺委员成了竞选热门,从向来不闻窗外事的“学霸”到上课睡觉下课打闹的“学渣”,总之应有尽有。我们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选了看起来丝毫没有追星嗜好的颜颜——一个温柔的女生。
颜颜按照我们的歌单,每天下载各式歌曲,不冲突、不偏向,大家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隔壁的3班竟然发起挑战,这让我们一群热血少年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
起因是某一天,我们播放的曲目是抒情歌曲,本就低沉,难免声小。不料,3班竟然在唱《死了都要爱》,震天响的声音生生把我班压得彻底没了声响。
颜颜娇娇弱弱地往3班门口一站,好声好气地跟3班文艺委员商量,可对方气焰嚣张,直呼“声大者为王,不服来战”。于是,“歌王争霸战”就这样正式揭开了帷幕。
第二天,两个班同时选择了《青藏高原》,低沉无味的前半部分唱完,我们迎来了飙高音的副歌,男生们一个个扯着嗓子,犹如狼嚎般干吼,只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各种音阶、音调,以及各种不在调上的嘶吼。
没一会儿,一脸怒气的教导主任冲进教室,说:“知不知道让你们唱歌的目的是什么啊?你们都多大了,还跟小孩子似的……”
于是,轰轰烈烈的“歌王争霸战”在第一轮时夭折在了教导主任的训导中。
自从这“每日一歌”活动开展以来,各班的特色不同,歌曲的种类也不尽相同。比如,楼下政治老师带的5班,每天中午主打红色牌,各类积极向上的“红歌”被他们唱出了新世纪的别样风味。还有理科的22班,鉴于英语考试永远位居年级倒数第一,所以他们班始终唱着英文歌曲,尽管那发音实在难听得要死。
好像不管离开高中多久,回忆起来时都是那些一起唱歌、一起跑调的日子,不管好朋友,还是两不相见的“敌人”,那一刻都在唱同一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