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淬火”朋友圈

2016-06-12

高中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淬火微信

从朋友圈解脱

开学那天,我和爸妈拖着箱子抱着纸袋走进寝室时,看到的是一个懒洋洋地伸着长腿看美剧的女孩,那就是尹小姐。看到有人来了,她暂停了视频迅速起身,喊了叔叔阿姨好,笑容却像融到一半的雪糕一样僵硬。

就这么相敬如宾地过了两个月,一天,我小心翼翼地问尹小姐,要不出去吃火锅吧。热气腾腾的火锅端了上来,袅袅的白气,新鲜的辣意,这些都是让人安心的存在,我随口提议说,我们来自拍,发朋友圈吧。

我举着手机,两个人不断地对镜头挤出别扭的笑容,中间穿插着“你往前点,别一个劲儿往后躲”、“手拿高点行吗”、“这个角度我好丑啊,换一个”……我总觉得,女生最好看的照片,都是闺蜜帮忙照的——只有在她们面前,你才能肆无忌惮地说,能不能仰拍把我的腿照长点?哎,这个角度会有双下巴吗?我忘了是在拍到第几张时,尹小姐把脸贴在了我肩上。

回寝室的路上,我埋头专心致志地修图,在用美图秀秀把刚冒出来的痘痘去掉时,也顺便替尹小姐缩了双下巴,然后发了朋友圈。那晚上我的朋友圈异常活跃,两个可爱的女孩子的合影,总能在冬天沉重僵硬的夜晚,给人以暖融融的安慰。

中学时代的美女,总爱和胖乎乎的姑娘一道合照,企图通过强烈对比来衬托美貌,进了大学,我们开始学会了修图时顺便帮别人一键美颜。其实那晚我的手机里,也存了尹小姐许多张举着酒杯笑得豪迈的照片,留了一些嘴角弧度僵硬的笑容,但我把它们丢在了手机里。我愿意替她呈现美满的、体面的人生,也愿意成全她的好胜心虚荣心——它们都是人之常情。朋友圈成了一个互相捧场的小部落,它呈现的,大多是提炼后的人生。旅途中可能抓拍了七八十张照片,最后能通过层层遴选的,不过那么三两张。当然,围观群众也很上道,看到女生自拍一律默契点赞,高喊“女神”。

那个冬天,我和尹小姐长久地窝在寝室里,一起点外卖,一起看美剧,一起发呆也一起发癫。冬季漫长无聊,我和尹小姐去了健身房,不为身材,只是闷在河面下太久,想向陌生环境索要新鲜空气。

和预想一样,我们在健身房耗了三个小时,跑了两公里,其余时间,就是凑在明亮的灯光下,气喘吁吁地摆出做作的轻松的笑容,变换着角度自拍。“哎,你看这样可以吗?”我埋头苦修了一会自拍照,戳戳她的背:“要是行我就发了。”她挥挥手,言简意赅地说了个“发”字,然后就起身走开了。

我在朋友圈里风生水起。可在现实中,我每日重复上下课的枯燥活动,奔波于寝室和教室的两点一线,提炼后的朋友圈,却让我找回了存在感。我接连发烧一周,前几天,男朋友还在宿管阿姨那放板蓝根和退烧药,拖得时间久了,就只剩每天例行公事般的“多喝热水多休息”。我一个人躺在寝室床上伤春悲秋,自觉和林黛玉之间,只差了一条咳血手帕和十斤体重。但幸好还可以自拍,靠在床头咔嚓几十张,然后细细修图,再配上一句“虚弱的时刻最渴望温暖”,就能被一堆朋友争先恐后地关怀。更多的时候,我跟一群女生约好聚餐或下午茶,餐点上来后,大家默契地噼里啪啦拍食物、拍合照、自拍,然后就各自沉默地修图,传朋友圈,紧张地等待赞美。食物被搁置一旁,慢慢冷却,就像彼此的关系。但我们不在乎,朋友圈里热热闹闹的点赞,足够填满我们内心的空缺。

真的,我当时以为,我能靠朋友圈,蘸一点人生的甜意。

就这样,我和尹小姐联手,把朋友圈变成了人生的精选集。

六月底放假,我们各自回家,临行前击掌,说期待你朋友圈的发挥。然而一整个暑假,在铺天盖地的旅游照支教照摆拍照旧同学合照中,我都没瞥到尹小姐的踪影。我激荡着八卦之心,兜着“不会被屏蔽了吧”的揣测,委婉地向她提问,她却是难得地直白:“太麻烦了,懒得发。”

我当然不信,过了好一会,突然弹出来一大段话:“那天给男朋友看小时候的照片,不小心滑到了去云南的旅游照,都是原片。反正你也能想象,有些笑得眼睛都没了,有些抓拍腿短得像柯基。真的,虽然本人也就这样吧,可那些照片就跟整容医院前期对比照一样,能够拆散任何真爱。结果他来了句,你好可爱啊。”

“不是讽刺也没有敷衍,能看得出来,他是真觉得那个肉呼呼的小姑娘可爱。我现在就想扎着马尾陪他上自习,不想再硬凹姿态,证明自己活得千姿百态。”

我怔了一会,突然想跟自己作个约定——要不要试试看,不靠刷屏来获取存在感,也不需要攥一把叫好声来证明自己被爱?

我首先尝试一个礼拜不发朋友圈。那一周,我点完菜后不再抓着我爸的手说“别吃,让我先拍”,而是夹一筷子到他的碗里;读并不深奥的小说,不再执着于俄国作家笔下名字拗口的浩大传奇,也开始阅读语言平实的故事;做卖相并不精致的家常菜,不是为了炫厨艺,只是想给家人做点好吃的。起初有些不习惯——像是突然失去了一个力量来源,也少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滤镜,生活恢复了它原本平淡的、苍白的、静水流深的面貌。

之后一周,我和家人去海南度假。因为不发照片,所以不必再反复拗造型让我妈抓拍了,我手头多了大把时间,可以拿来观察热带植物,可以用来逛当地海鲜市场,晚上我们吮着新鲜的蛏子,坐在门口乘凉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不必再向朋友圈索要幸福感。是在哪一刻呢?可能是因为风捎来花的甜香吧,是那种把整个夜晚浓缩其中的甜香,我怎么用感叹号都无法向朋友形容它的美味;可能是因为我们聊了太多往事吧,从我穿开裆裤的年纪说起,成长途中琐碎的快乐,细小的悲伤,都不适合在朋友圈,被公开阅读和点赞。

就在那一晚吧,我觉得有太多情绪没法用朋友圈来记录,就像有太多生活的喜悦,没法从朋友圈索取。

再之后,我反而习惯了没有朋友圈的生活。我不必再摘抄诘屈聱牙的句子了来显示阅读量了,也不必再拍高大上的旅游照来证明过得好,我终于自由了,从我自己手里。从朋友圈中解脱后,才发现,最该讨好的朋友,原来是自己。

(小 宁)

甄别“朋友”

我当然不否认朋友圈有诸多的好处,但是,若是以为朋友圈给我们带来的都是些欢愉正面的能量,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曾有一位同学,和我不同班级,因为学校的一次活动相识,我们关系非常好,不管平时吃饭还是逛街,她都会亲昵地挎着我的手臂跟我一起,平时有事没事也跟我在QQ和微信上聊天。我要是在朋友圈发了状态或者照片,她也总是很快回复,写一些褒扬的话,直到一天,事情出现了戏剧化的发展。微信朋友圈有一个特别赞的功能就是,非好友之间不能看到别人在各自好友朋友圈中的评论,这就是“朋友圈”的意义,用以保护各自的圈子,互不干涉。

偶然一次,我加了一位同学的微信,哪想到他是我们的共同好友,只是我那女朋友不知情罢了。我的新朋友发了一条状态“今天天气真好,跟妮妮出来喝东西感觉真好”,就那么刺眼地,我看到了我那女朋友在底下的评论,是对我赤裸裸的嘲讽,“我看见她就烦,恐怕只有你愿意跟她接触”,甚至怂恿那位同学跟我断绝来往。她当然不会想到,这一切竟然也能被我看到,而我更加想不到的是,平时那么温柔可人的她,我深深信赖并用心对待的朋友,实际上对我却有如此深重的怨念,虽然我至今没有想到,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她。当时,我只觉得害怕,原来人性还有如此颠覆的一面,若不是万能的朋友圈,我一直会把她当做自己很好的朋友,只怕到那时,她在背后捅我一刀,我都不会得知,那才是真的冤枉。

如此想来,朋友圈竟然还有甄别“朋友”的功能。我在人人网上有位好友,是当年一起考托福时的战友,彼此关系很好,因为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给我点赞。他是西安人,经常说如果去西安,一定要请我吃饭,无论什么忙,一定尽力帮。后来,真的有次请求人家帮忙,可他却支支吾吾不愿回答,生怕造福别人成就了竞争对手,后来干脆断了来往。我最开始只是疑惑,后来便觉得愤怒:不是口口声声把我当朋友吗,朋友不该同甘苦共进退吗?为什么仅仅这么一点利益的纠葛,就能把友情撕得粉碎!后来渐渐也想明白了些,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只是偶然想起来,还是会因为失去一个朋友觉得惋惜。等到过了那个年岁再回头看,却又感激我的交际网帮我筛选出过于顾己的人,这样的性格和类型,我终究还是不能与之好好地相处啊。

各类社交网站用久了,我也逐渐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关注”我的人,并不一定是“关心”我的人,一字之差,里面却蕴含了太多的深意。我有个很有趣的女朋友,说她“有趣”,可不是指她有多么风趣幽默的性格,而是她在交际网站这个虚拟社会中的行事方式,实在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她总是过于嫉妒别人,见不得别人的好处,偏偏又缺少同情心,在别人遇难的时候幸灾乐祸。这可不是什么好品质。具体表现为:一旦别人有了什么好事,总能看到她酸溜溜地回复上几句,或者,等一会看到她自己也发出状态,意思无非就那一个:“XXX的什么什么事儿,也不过如此嘛。”一旦别人发了几句抱怨或者伤心的话,她总能在第一时间上去点赞,唯恐天下不乱。幸而先进的社交网站有留言和点赞这个功能,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一些人对自己的看法,否则,很多“朋友”的质量,还真的要被蒙在鼓里呢。

现如今,交个朋友也不像以前那般需要漫长的时间,只要动动手指,加个好友,对方就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成为了我们交际圈子中的一员。现实让我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一个个判断网上“好友”的真假和质量,然而,朋友圈子最大的劣势也恰恰是它的优势,虽然圈子里鱼龙混杂,但长期积累下来,不同圈子的人总会呈现出固定的一种社交状态,这时,就是我们进行选择的最好时机了。

我觉得朋友圈最隐晦也最强大的功能便是——冶炼真朋友。毕竟老话说得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路人的,还是从朋友圈里把他们筛出去吧。

(妮 妮)

点赞之交潜力多

所谓点赞之交,就是有一群家伙,他们认识却并不太熟,平时很少私聊,生活在没什么交集的圈子,厮杀在八竿子遇不到的竞技场、情场或菜市场,唯一的交情就是,你有啥不开心的事发条状态,我给你去点个赞。

在普通观念里,我们总会很自然地把这类“点赞之交”划归在朋友圈的鸡肋级别,然而美国多个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研究成果表明,从朋友圈人脉的角度,这些“点赞之交”比天天腻在一起的闺蜜党和基友党更容易成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贵人。

在我们的学生生涯里,每个男生都会有几只死党,每个女生也少不了几枚好闺蜜。那什么是一只标准的死党呢?大概要像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三个小伙伴一样,帮你翘课帮你抄作业帮你追妹子;而一枚品质上乘的好闺蜜,一定要一起挽着手逛街血拼、挽着手上厕所,晚上还能挤到一张宿舍床上聊隔壁班打球超帅的系草。

然而死党和闺蜜们虽然能在无聊时为我们解闷,失意时为我们疗伤,却很难在关键节点上帮我们飞黄腾达。在拜读美国心理学家Meg Jay博士的著作《20岁光阴不再来》的时候, 我注意到了一个轰动美国TED公开课的朋友圈效应——“弱连接”。也就是说,如果把和我们经常联系、关系很近的熟人圈子称之为“强连接”的话,那么那些我们平时联系很少、比较生疏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就可以统一称之为“弱连接”。Meg博士通过对20~29岁年轻人的近20年临床心理实验发现,对我们日后人生起巨大帮助、甚至决定性作用的往往不是“强连接”中的死党闺蜜,而是朋友圈中那些“弱连接”中无足轻重的路人。

死党闺蜜们在我们人生低谷时期的“一碗热汤慰寂寥”虽让人感动,但实验案例表明真正能使我们人生快速而富有戏剧性改变的,往往是那些与我们萍水相逢,永远不可能成为死党的路人。

按常理来推测,自然应该越是自己人越应该帮忙更大。可是研究结果就是这么出人意料: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是通过那些点头之交甚至完全不熟的朋友帮忙,才找到新工作、结识新女(男)友、解决棘手的难题……可见,非熟人的人际关系里的确富含着独特的价值。而这样的弱连接可能是某位鲜少交谈的同学同事,或仅限于见面打声招呼的邻居,我们多少有一些想深入交往但迟迟没约出来聚聚的人,或是多年未曾见面的旧相识。弱连接也可能是我们的前任老板、学校里教你的老师,或者一直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却未曾进一步发展成密友的朋友。

在强连接里,我们感觉很舒服,有“与君初相见,有似故人归”的亲切感。但是除了彼此聊得来之外,很少能给对方实质性的帮助。因为彼此太相似了——甚至是连困境都相似——所以,除了陪着对方同病相怜,能互相给予的帮助很少。何况,大家都是半斤八两,三观和认识都在同一水平上。相较之下,弱连接因为个体差异过大,或是因为住得很远,不可能结为密友。但这正是重点所在!由于弱连接不在我们的封闭交友圈里,反而能够引领我们接触新事物,自己熟稔的领域,在对方眼里都很陌生。透过弱连接,咨询和机会的传送远比透过密友圈更远更快——因为弱连接的人脉很少重叠。弱连接就像是一座桥,你看不到对岸,所以无从得知他们会带你到何方。

有句话说得好,人脉发生作用,一定要满足两点——地位的对称性和资源的不对称性。用案例来解释一下:普通男生遇到女神学姐,你光认识女神学姐没用,如果得不到女神的认可,也是做不成朋友;而IT男认识一个学英语的学妹,就有很大的进一步发展可能——IT男期末论文的英文摘要从此有了着落,而英语妹子的电脑bug也再不用愁啦。

(尹 安)

朋友易加 真情难觅

如今微信朋友圈的盛行,交朋友似乎已经不是什么事儿,彼此掏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交际活跃的人,参加一个聚会,可以扫上一二十人的微信,一派繁荣景象。但社交软件流行的年代,朋友易得,真情好觅吗?

我的朋友A就是这样一个像打了鸡血的社交达人,在各种场合见到他,他总会干一件事:扫新认识朋友的微信二维码,建群。他是个精力旺盛的人,朋友圈里几乎没有单人照,每天都是与不相同的密友自拍。A确实是生来就具有调动气氛的天赋,无论是一起唱歌还是聚餐,他总能迅速暖场,中途还能救冷场于无形。身边凡是有举行活动的圈子,必然活跃着他的身影。他的朋友圈俨然无边无际,每每将他的朋友圈一一扫过,我都会产生一种“不配和他同在一个世界”的自惭形秽。

从关系的亲疏来说,我自认和A很熟悉。高中时期,我们共同策划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社团活动,一起通宵夜战,写策划,拉赞助,熬得双眼通红。一起在散场后,喝着小酒,分享成功的喜悦。而现在的A似乎与整个世界都熟稔,他的世界并不缺我一个。和他挑灯夜战过的,不止我一个;和他喝过酒的,也不止我一个。他发的状态里,永远都是我不认识的人,我没见过的风景。他跟新朋友出去玩,拍出来的照片里那一张张笑脸,也全都是我不认识的人。他的喜怒哀乐多么丰富,却没有一丝一毫关于我的痕迹。

A让我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哪怕只是非常微弱与渺小的存在。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对爱与关注的占有欲就是这样偏激自私。也不得不承认,除了爱情,友情也同样具有排他性。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的the only one,如果不能,就希望自己至少要比别人特别一点。所以渐渐地我和A就疏远了。

我也曾像A一样误以为经营好朋友圈、频频获得他人的点赞就是社交皇后。其实那些点赞的意义不过是 “朕已阅”。

“那天我感冒,发了一个状态,引来朋友圈内无数点赞的、送花的、拥抱的,提醒多喝水的,只有一个人默默到宿舍来看我,真朋友不需要点赞。”这恐怕是很多人的感慨,可见光从互动多少来交朋友而忘记了付出真正的关心真是舍本逐末了。

现如今,人人都在晒的江湖里忙忙碌碌。记得一位老师曾加了我的微信,这让我有些惴惴,决定以后微信里多说些与学习相关的事儿,玩乐的生活状态少说或者不说。“你可以分组啊!把老师和爸妈分到一个组里!”有微信达人如此解惑。我当下释然,过不久却发现因为每次发个微信还要记得点哪个组可见,实在麻烦。分组分到最后,差点分出了人格分裂症状:父母亲人组发各种安好图片,闺蜜组可发各种吐槽以及求关爱图片,同学组发各种和大家在一起图片,老师长辈乃至牛人组发各种努力奋发图片……就看想给人看你的哪一面。想让人看与怕让人看的情绪纠结在一起,纵是变形金刚也有玩累那一天。

到最后,大家发现彼此玩着同样的游戏,博得同样的点赞,这样的青春实在千人一面,于是累了觉得没意思了的圈里人,决定在圈外寻找真实的生活或情感。关掉朋友圈,把嘴里的那口饭菜,好好地咀嚼出滋味,把校园生活,好好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过。真这么想,反倒有了拨开云雾见日出的轻松。

有人感慨,“我们的关系多么脆弱,关掉电脑和手机就再也联系不到了。”但是,正因为有了这样决绝的勇气,才能冷静看出圈内繁荣与圈外真情,有些人虽然从未在你的朋友圈出现过,但是那些跟你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那些曾经给过你许多温暖与珍贵回忆的师友,这样坚固的情谊是不需要社交软件的,因为,不管我走多远,走多久,她都像原来一样,在原地,在我家楼上等我回去一起上学……”

(流 年)

我的交友之道

从小学到大学,我有很多朋友,且很有几个关系很“铁”的密友,课余生活也和朋友们一起过得丰富多彩。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个特别善于打理人际关系的女生,其实恰恰相反,我连人际关系是啥都没考虑过,性格特别内向,平生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很多人的饭局,因为实在不知道该聊什么。在交朋友这件事上,我显得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甚至有点懒。

我有个不错的交友的习惯——绝不24小时和闺蜜厮混一起,绝不“结党排外”。遇到聊得来的朋友,就一起吃个饭,不想太多,不那么功利。

我也喜欢在QQ和微信朋友圈上交友和互动。在QQ和微信朋友圈,很简单地动动手指,就能刷个“有效存在感”。刷存在感,大家都会,不就是刷个屏发好多状态或9张大图吗?但这些可不一定是“有效存在感”。所谓“有效存在感”,就是能向别人展示你身上核心竞争力(或具有某种资源稀缺性)的问候和消息。比如我其实是个很懒的人,我身边的某些朋友就能在每次聚会认识新朋友之后,迅速加这个人为社交网络好友,然后定期发一些“习惯进步一点点”之类的朋友联络。我也试图想着做过,不过确实太懒,又懒得张罗大家聚聚,于是就每次挑些自己欣赏的新朋友,认认真真发个自己写的段子或诗词,以文会友总是不招人讨厌。而且一个既会外语又能写段子诗词的妹子,就更不太招人讨厌。我长得算是不好看的,很多朋友和前辈都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我没啥感觉,但是后来因为我的小作品,对我有了印象甚至重新的认识,慢慢感情熟络了,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刚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大学秘籍”都在说“要和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啊!”结果……我根本没做到。我是个在理工院校学英语专业的妹子,从不觉得我认识个学微电子甚至学微生物的朋友就是“浪费时间”,因为“用不上”,总之就是聊得来就好。

结果我无心插柳地交了一大堆学软件、机电、计算机、数理、土木工程的“没用朋友”。不过代价是有的,就是由于工科院校外语妹子的“资源稀缺性”,到了期末,我最多帮忙辅导过7份大学英语通识课作业……后来我发现,真正帮助我最多的,反而是那些无心插柳、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没用朋友”。

朋友就是用来互相麻烦的。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对待普通的甚至不熟朋友,我从不吝惜自己在能力范围内的帮助,但是也从不吝惜当个“小混混”麻烦别人。很多事情都是一回生两回熟。比如去年端午的时候,我突发奇想要去趟汨罗江悼念屈原,顺便再去趟岳阳,缅怀下岳阳楼。于是厚着脸皮在朋友圈发状态、求偶遇。结果还真有人回了,是一个岳阳籍学长!其实当时我连那个学长啥样都记不太清了,只是当时因为参加了文学社,加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是这么点微不足道的交情,但我还是非常厚脸皮地问了一堆岳阳旅行问题。这还不算,还怂恿学长出来吃了顿饭,让学长帮忙看下旅行攻略和路线有无问题。但是这通麻烦下来,倒是和学长就着吃饭的机会混熟了,这学长正好考上了北外学英语系的研究生,对于我这么个卖“译”的95后,真是在路径指引和专业方面帮了很大的忙。

想要交朋友,那就一定要创造机会互相“麻烦”。后来到十一的时候去南昌和景德镇,当时我只是接到了一封邮件,是一个从未谋面的南昌朋友在做90后口述史,求免费约稿。而这之前,我和这位南昌朋友并不熟,只是因为为某杂志约稿认识,惺惺相惜。结果就是,我非常“好意思”地去了南昌,在他的地界上蹭吃蹭喝蹭住蹭摄影师,临走了还捎带手地带了一堆好吃的。经过我这么一“祸祸”,我倒是和这位南昌朋友混熟了,大家可以一起开心地想着做点什么。他现在麻烦我从来不带客气的,直接QQ上“布置作业”——“小亚,周六我要个关于主题的文章,要求1500字……周六晚上之前写好给我。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88。”

面对屏幕,我坏笑着看一个个普通友情慢慢长大,变成生命中不断互相帮助的重要朋友。

(小 亚)

猜你喜欢

淬火微信
6082铝合金的淬火特性及微观组织
淬火方式对薄壁轴承套圈变形的影响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每期懂一点心理学
淬火
论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缺陷、成因及防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