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的修改
2016-06-12李福兰
李福兰
小学生作文的批改,是小学语文老师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的作文改之后进步不大,改和不改区别不大,这些都是语文老师面临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批改费时又费力,而且还有费力不讨好之嫌。一个语文老师花了大力气给学生修改作文,结果学生只是草草地看一下作文的等级或者分数,然后就束之高阁。有鉴于此,我认为作文要改好,不妨放权让学生修改,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可能作用会更大,效果更明显。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首先要支持,不能用老办法来检查老师的作文批改。离开了这个前提,让学生改不过一句空话大话而已。让学生改作文,不是说老师就什么事也不做了,老师首先要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和步骤,这是很关键的。老师不明确提出修改的要求,小学生往往“耗子啃南瓜”无从下手,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改,改的结果肯定也是五花八门,不尽人意。
修改的要求,我认为无非是这几项:文章句子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恰当,有无错别字,是否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材料,材料是否恰当。在此基础上,再看作者的立意是否健康,是否有新意。具体到学生的修改,我以为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让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己改自己的作文,有利于他们掌握写作技巧,明确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会学到老师评价作文的一些基本的标准,自己以后写作文时,就会自觉地用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作文。
第二,不要指望学生一次就能把作文改好,好的作文都是反复修改后完成的。一篇作文学生修改后,过一段时间又拿出来,让学生再次读后进行修改。学生必然又有新的体会,肯定又会改出另外的妙处来。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
第三,学生在修改时可以充分利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彼此取长补短。甚至可以同桌互相修改对方的作文,或者小组间成员交换修改,他们中有意见冲突的地方,反馈给老师,老师和学生商讨后再给出修改意见。
第四,对于修改后的作文,老师要批改,并打出等级,不合格的要提出再次修改的意见,让这部分学生再次进行修改,直到合格为止。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只有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学生的作文才能越改越好。
如一位同学在写《我的老师》这篇作文时,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上课时开小差,被简老师发现了。老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走到他的身后,高高地举起了巴掌,拍了一下同学的肩膀说:“上课要认真听讲。”然后就迅速地纵身掠上了讲台,继续上课了。显然这段是为了表现老师的和蔼可亲,只是原文有些错别字外,有些地方如“掠上讲台”,这种描写是不太恰当的,很可能是小作者借鉴了一些武侠小说中的描写,有点不伦不类。
同学给出了修改意见,最后又征求了一下我的意见,定稿为:简老师对同学和蔼可亲,从不打我骂我们。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上课开小差被简老师发现了,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蹑手蹑脚地走到那个同学的背后,伸出了一只手。我们都不禁为那位同学捏了把汗,以为风云骤变,暴风雨就要来了。可是,简老师只是轻轻地拍了一下那位同学的肩膀,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那位开小差的同学脸一红,自觉地认真听起了讲。
修改后的作文比起第一次,无疑更加生动了,而且去掉了“掠上讲台”之类不实的描写,显得真实可信了。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修改后的作文把第一句话作为了全段的中心句,有意识地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做到这一点,算是相当不易了。
由这件事可以看出,学生们并不缺乏想象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改好作文。问题的关键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工作,指导工作既不能太死,也不能过于空泛,要给学生留下操作的空间。学生从小学会修改作文,意义无疑是很大的。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写作名家,他的作品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反复修改后才完成的。
有些书上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北京辛苦不寻常。文学宗匠的作品尚需经过这样反复的修改,何况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的作文,更是需要无数次的修改。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一个如何修改本次作文的问题,对于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也有很大的作用。当学生年龄渐长之后,他们对于写作技巧的领悟增强,对于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就会有更加深切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