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音乐之海扬起幼儿创造力的风帆

2016-06-12徐兰

考试周刊 2016年38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音乐活动创造力

徐兰

摘 要: 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音乐活动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传达和再现,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利用音乐这门艺术有效地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创造力 幼儿教育 音乐活动

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创造力。我们的教育不是简单培养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的人,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能够创新的人。作为美育范畴的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音乐教育中的表演、欣赏、创作等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教学在培养幼儿创新思维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过去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通过活泼而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音乐创新能力。

一、创编练习,激发兴趣

1.节奏练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第一步应从节奏开始。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安排有节奏的语言、词语等,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如教节奏XXX—时,让幼儿说自己喜欢的朋友的名字,或者说一些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名字如:王小小徐老师等。这样既浅显易懂,又生动易学。

2.发声练习。选择适合幼儿的发声练习,有利于让幼儿对自己的声音状态进行调试,做好歌唱的准备。如用小兔跳舞蹦嚓蹦,小猫猜拳剪子布,青蛙唱歌呱呱呱等动作形态编成好听易唱的前一乐段,让其边唱歌边做自己喜欢动作、游戏等活动,另一乐段则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声音、动物、形态等进行即兴编创,然后在教师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作品演唱和表演。这样幼儿既觉轻松又觉得好玩,为下一步的课堂内容做好兴趣铺垫。

二、创编歌曲,领悟乐趣

唱歌是音乐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者改编部分歌词,既能提高幼儿的唱歌兴趣,发展他们的唱歌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歌曲《春天》以明快的旋律、简洁押韵的歌词,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教学时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因此我把活动室布置成柳絮飘飘、花开朵朵的春天场景。激发幼儿用动听的评议描述春天的景色,如“天气晴朗、柳树长出了嫩芽,蝴蝶小鸟都出来了”等。在活动中由两名幼儿扮演蝴蝶、小鸟,邀请其他幼儿加入“春天旅行团”,在改编歌词活动中,孩子们提出用“春天天气暖洋洋”、“春天天气真晴朗”等取代原来的“春天天气真好”的歌词;把“柳树姑娘对着我们弯弯腰”改成“柳树姑娘对着我们微微笑、摆摆手”等。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识。在改编歌词的过程中不但帮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同时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对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创编律动,体验情趣

如果音乐是一种有声无形语言,舞蹈是一种有形而无声的语言,两者的结合则是感情的并发与直白,它往往能把事物表现得丰富而形象。如《上学歌》是一首表现幼儿怀着喜悦心情,早早到校,爱学习、爱劳动的一个富有激情的画面,由“太阳”、“花儿”、“小鸟”、“学习”、“劳动”五个情绪组成,生动地展现出幼儿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首先可引导幼儿谈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带着目的,让幼儿完整地初听音乐。接下来可根据插图及幼儿自己的理解进行提示:“早早起”我们要干些什么?这时幼儿会表现出刷牙、洗脸等动作。在“上学校”情节时,幼儿会表现出背书包、过马路等动作。“爱学习”幼儿又会表现出举手发言、扮演老师等的形态。在“爱劳动”情节时,幼儿更是坐不住,有的浇花、有的抹桌椅。我鼓励幼儿编创独特与众不同的动作,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音乐活动的情趣。

四、画面配置,感悟音乐美

我们常说音体美是一家,唱跳画画效果佳。不同的颜色和画面表达不同的情感,同样的,不同的音乐也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在欣赏《森里变奏曲》的时候,先让孩子们体会乐曲的情绪,然后提问:“欢乐的情绪和悲伤的情绪应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呢?”并适时地启发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有的回答:“欢快的用红色、黄色,悲伤的用灰色、蓝色。”除了用色调体现音乐外,还可以启发幼儿用线条和符号体现音乐,当乐曲舒缓时,用直线;当乐曲激烈时,用波浪线;当乐曲欢快时,用圆点,这些都是随着幼儿对乐曲的理解而产生的。又如打击乐《土耳其进行曲》图谱中“表示小铃的”、“表示串铃”和“表示木鱼”,这些符号对幼儿理解和再现乐曲的特性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对乐曲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而用颜色和线条表现音乐,就是幼儿把音乐具体化、鲜明化。

五、编配伴奏,感悟和谐美

节奏伴奏不仅可以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节奏组合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创作节奏的能力。如节奏游戏《火车开了》,可以把全班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模仿每四拍一次的火车叫声“呜”,第二组模仿每两拍一次的车轮声“轰”,第三组模仿每两拍一次的“咔嚓”声。幼儿根据老师的指挥依次出现,体会三声部节奏的和声效果。又如《木瓜恰恰》有的幼儿挑起一个铃鼓,敲出清脆的铃声;有的幼儿串起一串酒瓶盖,摇出一片轻松的刷刷声;也有的幼儿挂起钢棍,敲出三角铁的音响。幼儿用自制的音响进行合奏时,那得意的神态可谓“心满意足”。这样不仅能丰富幼儿的音乐表现力,还能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使幼儿不仅具有创造个性,体验创造的成功与愉悦,还能让幼儿形成具发散性思维的品质。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实现三位一体,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既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又锻炼幼儿的创造力,对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科学大发展的当今,我们更应该坚持应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指导音乐活动,在音乐之海扬起幼儿创造力的风帆。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音乐活动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