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6-06-12韩新亮
韩新亮
摘 要: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依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科学实验方法精心设问。情境创设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地位,努力促使学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主体。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大自然的运动变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风光景物,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情境创设 教学质量
新课改的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又从情境中产生。而教师作为教学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更新,还需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善。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转变。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及新的教学手段尤为重要,不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树立正确的情感、有意义的价值观,培养科学的物理素养,充分体现了物理新课程理念。
一、情境创设的基本理论
一个人的思维,首先是从问题开始的,而我们的问题则又是从情境开始的,因此,我们的思维跟情景是紧紧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如果通过情景教学一定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情境创设理论是随着近现代心理科学和认知科学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依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科学实验方法精心设问。情境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中,教师有目的地结合书本上特定的知识内容。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要求、物理考试大纲,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问,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及一定的大纲教学任务,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生能力,创新的一定的富有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方法。设计的问题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情境创设教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首先是实现真正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是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创设教学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地位,努力促使学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的知识储备进行设问。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角度设计,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生的热情。问题难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会导致“启而不发”;当然问题难度不宜过小,否则学生会感觉生物知识“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位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课堂教学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因材施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科研问题。在设计问题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耳目一新,给学生带来意外之喜,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以人的发展为本为宗旨。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各有特点,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形成等方面都有差异。课堂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本,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营造自由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探究过程。注重因材施教,搞好分层教学,落实新课标有重大的助推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发展。教师可通过创设探究性实验情境,预先让学生尝试作出猜想,然后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或意想不到的新现象。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都有知识渴求和知识欲望,应重视他们,并采取妥当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促使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解释这些新现象,往往感到困惑、迷惘,进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对学生有信心,在设计问题、指导方法方面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进步。
三、运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时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大自然的运动变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风光景物,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如“雨后彩虹”、“海市蜃楼”、“霜、雾、露、雪”等物理现象以其变化无穷的形式美,给人以美的启迪,激发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一系列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的已有经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比如教学比热后可引入情境:在同样的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要比煮沸同样多的水快,这是为什么呢?请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如让学生学习了“物态变化”后解释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在学完“家庭电路”一节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安装节能灯和插座,提出它们之间是什么连接?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压强的方法》引入时,老师可请一位学生将缝衣针用力穿过一块较硬的布,手感到疼,此时老师可拿出一只顶针,学生会顶针的帮助下手不感到疼。当学生操作成功时感到“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心里一定会感到物理在生活科技中很有用。利用此情景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物理。在物理教学中,创设一些以科技知识应用为背景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喜香.情境策略转变学生物理前概念[J].物理通报,2010(03).
[2]郭亚敏.浅谈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实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