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巧用生成,提升历史教学
2016-06-12单秀玲
单秀玲
摘 要: 历史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一体的课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用生成,可以加深历史教学的深度;可以拓广历史教学的广度;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信度;可以提升历史教学的效度。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深度 广度 信度 效度
历史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弹奏的双重唱。一堂历史课无论怎样预设,总会有生成。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完善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1]如果教师将这些动态生成加以巧用,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点亮历史课堂,拓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教学。
一、巧用生成,加大历史教学的深度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是每一历史教师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是活跃多变的。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课堂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魅力的图景。”[2]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并加以巧用,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适当深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在教授汉武帝的“大一统”时,设计一个问题:汉武帝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达到什么效果?学生根据课本回答,汉武帝通过一系列措施,使西汉达到“大一统”的鼎盛局面。这时学生甲提出一个问题:“能说汉武帝时西汉达到了‘大统一的局面吗?”对这一问题,笔者没有回避,也没有及时地回答,而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大一统与‘大统一有区别吗?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后,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百度词条里的解释:“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通过学生讨论和笔者的解释,学生对“大统一”和“大一统”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对汉武帝的“大一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正是学生的生成,使历史课堂教学深度提升。
二、巧用生成,拓广历史教学的广度
历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它包罗万象,海乃百川。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限于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教给学生,只能将某些历史片段呈现给学生。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每一个历史教师不可懈怠的责任。笔者认为,巧用生成,既可以适当的拓广历史教学的广度,又不会脱离教学内容,实现教与学的平衡。在讲授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时,笔者给学生呈现这样一段材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设问为“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诸侯王的势力大到威胁到中央统治。这时学生乙问:“老师,梁王是分封来的吗?秦朝不是已经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了吗?”笔者顿觉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问题,于是趁机追问:“谁能来解释这个问题?”学生互相看看,一脸茫然。笔者给学生呈现了如下材料:
刘邦在建立西汉政权后,为巩固统治,他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个,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拥有一定的军权、财权、治权等,史称“郡国并行制”。
通过这样一段材料,学生增加了汉初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知识,也明白了汉朝诸侯王的来历,认识到诸侯王的权力很大,更理解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达到前后知识的贯通。正是巧用学生的生成,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诠释前后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拓广历史教学的广度。
三、巧用生成,提高历史教学的信度
“历史学是介于科学和艺术、客观和主观之间的一门特殊科学,其客观性、科学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史由证来,论从史出”[3]。最大限度地追求真实是历史教学的本真,在教学中要做到“疑而求证”、“证实方信”、“无征不信”、“孤证不立”。“搜寻史料—鉴别史料—解读史料—运用史料论证,这是史学研究的普遍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显然不必掌握系统完整的史证方法和理论,然基本原则及方法不可或缺”[4]。学生由于历史知识的有限性或是对历史知识一知半解,对影视作品中反映的历史内容不加辨识,往往将历史影视作品等同于真实的历史,从而对历史产生误解。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在课上谈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巧用学生的生成,可以提高历史教学信度,让学生根据历史知识辨别影视作品中反映的历史内容的真伪,达到历史学求真的目的。笔者在教授汉武帝的大一统时,学生丙兴致高昂地谈论电视剧《汉武大帝》,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提出:《汉武大帝》中的情景都是真实的吗?学生争执不下。为了培养学生求真的素养,笔者举例说出《汉武大帝》中的虚假情节。如在第一集中,刘彻把中书令司马迁召进宫,对着《史记》训斥司马迁。此时出场的司马迁,竟然有着长长的胡子。根据史书记载,司马迁受宫刑后,出狱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因此司马迁在《汉武大帝》出场时,应是受宫刑之后,他绝对不可能长出胡子。再如李广并非战死,而是自杀身亡。“‘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5]。在《汉书·李广传》中也有相同的记载。由此可见,历史影视剧中的情节并不都是真实的。历史影视剧是艺术创作,它们来源于历史史实,但不等同于历史现实,在欣赏时要注意辨识。这正是巧用了学生的生成,纠正了学生对历史影视作品的错误认识,提高了历史教学的信度。
四、巧用生成,提升历史教学的效度
历史课堂教学是活的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方案,而应根据教学现场,灵活弹性地接纳、吸收、处理,激活课堂。通过巧用生成,教师可以提升历史教学的效度。如在本课课堂作业时,笔者将学生丁整理的汉武帝的措施投射到背投上:
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半两钱;思想上实行主父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外交上派张謇通西域……
笔者让学生判断学生丁的整理是否正确,如有问题,请他们找出并改正。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出改正,改正一:将“削藩”改为“推恩令”;改正二:将“半两钱”改为“五铢钱”;改正三:将“主父偃”改为“董仲舒”;改正四:将“张謇”改为“张骞”。在此巧用学生的生成,让其他学生在学生丁的作业中,找出史实错误,并加以改正,既帮助学生丁纠正了错误,又及时巩固了课堂知识,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度。
总之,历史教师面对课堂生成问题,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巧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历史学习的良好氛围,打造魅力课堂,收到非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C].钟启泉,等.解讯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J].历史教学,2016(1).
[4]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J].历史教学,2016(1).
[5]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