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性课堂更能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6-06-12杜成成

考试周刊 2016年40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趣味性学习兴趣

杜成成

摘 要: 兴趣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课堂 趣味性 学习兴趣

由于在中考考查中,生物学成绩所占比重很小,故在课时安排上,每周仅有两课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家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把学习生物学当成是一种负担。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将知识消化。而增强生物课堂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依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生物课堂趣味性。

一、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情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仅有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达到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恰如其分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各种导入情境,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很好地被调动起来。

如在讲《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这一章之前,播放脍炙人口的《小苹果》前面的一小部分,当音乐停下来后,让学生说出歌词的前两句(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学生很快就投入情景中,并能大致描述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学生满怀好奇地学习由种子到果实的过程,部分学生课后还会自学这一章的其他知识。如在讲《预防传染病》时,课前先给学生讲十四世纪流传于欧洲的“黑死病”,让他们对传染病有初步了解,也为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的讲解做好铺垫。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室里的人、事、物或者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创设课堂教学的导入。总之,良好的情景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学情,采用最适合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导入。

二、贴近学生生活,在认知中提高学习兴趣

在生活环境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物问题,它们与生物学的知识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能让生物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真实的生物世界中,并促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命现象,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生物课堂充满乐趣。

如在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思考“空腹喝牛奶大部分营养被浪费”这一生活常识。空腹喝牛奶,蛋白质的营养成分到哪里去了(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如果先吃点面包,为什么情况又能发生改变(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中糖类来提供,蛋白质就可以“省”下来),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轻松,趣味性强,学生也学得轻松,还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

三、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素材,能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增强课堂活力,同时能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学生耳熟能详的谚语、成语、广告词、优美的诗词等营造课堂氛围。

如在讲“应激性”时,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说明植物也有应激性,这是光对植物的影响;讲“遗传和变异”时,可以引入大作家萧伯纳的故事,增强课堂趣味性,也可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歪竹出好笋”等;讲“食物链”时,先引入“贝爷”这位被誉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总结;讲“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用上“一山不容二虎”;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分别说明青蛙和鸟的繁殖行为;讲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白鳍豚时,可以加入“保护江豚”的公益广告;讲解保护野生动物时可以引用成龙、姚明等分别拍摄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在讲保护环境时可以加入公益广告“抹出您的碳足迹”、“请节约用水”等。

使用好的语言素材,既能够把生物学的概念和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又能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更能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学好生物学,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利用社会热点问题

现代社会资讯十分发达,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可以很快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若教师利用好这些热点问题,对课堂教学就会有很大帮助。如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连接到疟原虫在生物学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等问题;“二胎”政策可以结合“计划生育”、遗传学方面的知识;如很多同学讨论的电影《美人鱼》,引入并介绍美人鱼的资料(“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让学生对美人鱼进行生物学分类。

除通过以上方法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外,可以在课堂上加入课堂活动,如在讲“反射”时可加入由两位同学就能完成的“握尺游戏”,而不使用教材上的需要多人、大场地的“握手—握手”反应测试。可以在课堂上“讲故事”,如上《生命的发生和发展起源》时,给学生讲“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神创论。还可以多让学生“说”,让其当“小老师”,他们查阅相关资料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学生需要在课后花较多时间,一些家长不太接受,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分配“小老师”的任务,增加“小老师”的人数。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等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利用更多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豆丁网.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2]钱伟.提高生物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吴显智.生物教学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

[4]《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八年级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趣味性学习兴趣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