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来栖息何处

2016-06-12高寒

闽南风 2016年1期
关键词:手抄书籍爱情

高寒

《第二次握手》是第一部感动我、也是永远感动我的一部文学作品。很多很多年过去了,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永远是这样一位女性:绾着高高的发髻,标准的鹅蛋脸丹凤眼,身体高挑苗条,端庄高贵、美丽娴静、气质优雅、风度卓然。她静静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任凭世界如何日新月异,审美趣味如何改变,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她是最完美的女性,最圣洁高贵的女性,需要人们高山仰止的女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不知“四人帮”是否已被粉碎,但模糊记忆中的社会环境仍是压抑、沉闷与紧张的,还是一个思想封闭甚至禁锢的年代,那时三部手抄书在民间悄然传递,虽说是暗流涌动,却以不可抗拒之势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与心灵,它们是《归来》《一双绣花鞋》《少女之心》,这三部手抄书以各自独特之处惊骇出世:被冠为手抄书之父的《一双绣花鞋》,是以惊悚出名的谍战故事,《少女之心》被视为淫荡之书,最出名的当属《归来》,塑造了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格调高远、主题鲜明。那时书籍、刊物奇缺,人们仿佛生活在知识的荒漠中,这几本手抄书犹如荒漠甘泉,滋润着人们干渴、焦灼的心灵,于是坊间无比激动、疯狂而又艰难地流传着,也流传到了我家。我不知大人们是从哪个上家搞来的,只知保密工作做得出奇的好,完全像搞地下工作,于是大伙夜以继日、日以继夜轮流着偷看,那时我还是懵懂的孩子,因识字早,就跟着囫囵吞枣地看,大人们看后还会激动地议论、复述故事,于是我弄懂了整个梗概。那时,具体是哪一年?我不太清楚,就是牢牢地记住了那种氛围,眷念那种氛围。在童年的诸多美好印记中,这是经常在脑海中回放的一个经典镜头。于是我始终认为乡愁的内涵是非常丰富、宽泛、灵动的,不仅是故土、家园、亲人,还有生活的某些刻骨铭心的细节。它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沧海桑田了,物是人非了,但回忆永恒、眷念依旧。传阅《归来》的那些日子,是幸福得让我舍不得忘记的时光。

在那一页页信笺上,我认识了丁洁琼,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是一位执著追求真理、理想、信仰的人,为科学勇于献身的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对事业兢兢业业的人;在那一页页用图纸垫写出来的信纸上,我平生第一次领略到惊天动地、感人至深、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故事;在那一页页布满皱褶的红杠纸张上,我第一次接触到文学作品对女性充满无穷魅力的生动描写。总之,当那几沓信笺从外面无比神秘、惊险地传入我家时,我母亲、大姐、叔叔、婶婶等人狂喜地传阅,轮到谁三更半夜也爬起来接着看,大家被迷得废寝忘食。叔叔告诉我:这个故事有原型,她就是雷洁琼,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这一信息就这样在我心里定格下来,直到三十年后,我才得知《第二次握手》是张扬由舅舅的一段感情往事创作出来的,并了解到“文革”期间这部手抄书给他带来的可怕灾难与昂贵代价。1979年《归来》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惊世出现,名为《第二次握手》。那时我刚上初中,但我还是书包里带着它屁颠屁颠地上学放学。1980年由谢芳、康泰主演把这部书搬上银幕,但电影给我的震撼力远远没有小说来得深刻、强烈,反而破坏了我对人物的无限遐想。失去文字的魅力,失去想象的空间,小说就只剩下故事了。

《第二次握手》开启我一生的阅读,从此我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阅读成为我最惬意、享受、轻松的一件精神生活,伴随着书籍我跨越了时空进行精神之旅。在书籍的世界里我看到无限的风光与风情,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事物,明白了无数的事与理,领略了人性与人情。书开启我智慧的天窗,启迪我的灵性,陶冶我的心灵,滋养我的感情。我渴望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静静栖息,伴着晨曦、伴着暮霭,静看自然云舒云卷、静看人生大起大落,而我不再迷失。特殊的年代造成读书的艰难,而读书的艰难造成我对书的热爱。也许,伴着清风朗月,伴着鸟语花香,伴着茶香书香,捧着一本书消遣岁月,是我们这一代小知识分子晚年的生活愿景。

这位美丽、才华、智慧、坚贞、勇敢的女性,成为我心目中永恒的女神,她让我明白可以美貌不如她,才华不如她,气质不如她,但女性可以活得那么自强、自尊、自我、自爱,无论什么时代,女性都可以以独立、坚强的个体存活在世界上,女性的成功可以完全靠自己的才华、智慧与努力,不必附庸于男人,不必乞求于权贵,也不必出卖自己。这是一个懵懂的小女孩世界观、人生观的雏形。

我经常反思:丁洁琼的美为什么能产生那么强大的持久的力量?因为她的美不仅是外表,她的人格、情操、事业是她美丽内核的支撑与依托:对爱情的执著、坚贞,对科学事业的不屑追求、默默奉献,对真理的勇敢坚持与捍卫。小时候,我会很揪心他们爱情的坎坷曲折,会很遗憾有情人为何不能成为眷属,会很愤懑爱情道路人为的障碍与阻力,随着年岁的递增,才明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是人类的共同心愿,但漫长岁月的演绎过程,总会把爱情演变为温情、亲情,这感情可能温婉亲切,但也可能平淡乏味。就如在舒缓的河床上,就不会产生汪洋恣肆的气势和高山流水的跌宕,就会缺乏意境的高远与深邃。伟大的爱情需要坚贞不渝,更需要默默成全、无私奉献、真挚祝福。也许,还需要遗憾与缺陷。

《第二次握手》是极端环境下的产物,深深地留着时代的烙印,但在那个精神贫瘠的年代里,还是感动、影响了两代人。岁月碾过一路风尘,转眼近四十载过去了,社会进入一个崭新、快速的时代,一切让人眼花缭乱、让人应接不暇,而文学在这物质至上、享乐至死的年代,已经尴尬到几近无立锥之地。但《归来》栖息在我的心里,永不凋谢。作为一个痴迷于文学的人,我渴望丁洁琼能在文学的神圣殿堂里,成为一个经典、一个不朽。因为我坚信:伟大人格的感召力、影响力和魅力是无穷的、永恒的。

猜你喜欢

手抄书籍爱情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我的手抄报
我的手抄报
Pros and Cons of the Internet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