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17 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2016-06-12岳致丰韩雪松

河北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行期银屑病细胞因子

岳致丰,田 坤,尹 冬,韩雪松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IL-17 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岳致丰,田 坤,尹 冬,韩雪松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目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和IL-18的水平进行测定,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诊治的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7、IL-18水平,并设健康体检组对比观察。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明显较健康体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血清IL-17、IL-18水平高低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各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PASI评分高低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各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IL-18水平进行测定,提示IL-17和L-18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相关。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IL-17; IL-18; 血 清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科诊治的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寻常型银屑病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进行期银屑病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2~ 68岁,平均(32.8±15.3)岁;病程1个月至32年,平均(7.8±12.5)年。静止期银屑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2~67岁,平均(33.1±14.8)岁;病程1个月至32年,平均(7.8±13.5)年。退行期银屑病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3~67岁,平均(32.6±15.5)岁;病程1个月至31年,平均(7.9±13.2)年。所有受试者2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维A酸及免疫抑制剂等,无过敏、免疫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另设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7岁,平均(31.5±15.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受试者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2000转/ min离心5min,取血清置-20℃条件保存待检,采用,试剂盒为上海鑫乐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IL-18水平,及银屑病患者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血清IL-17、IL-18水平,并对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进行(PASI)评分。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IL-18水平比较: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明显较健康体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 IL-18水平比较(ng/ L,±s)

表1 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 IL-18水平比较(ng/ L,±s)

组别 n IL-17 Il-1银屑病组 95 30.12±11.412 29.01±12.32健康对照组 30 19.35±3.18 19.09±3.15 P <0.05 <0.05

2.2不同期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比较:不同分期血清IL-17、IL-18水平高低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各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期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比较(ng/ L,±s)

表2 不同期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比较(ng/ L,±s)

组别 n IL-17 IL-18进行期银屑病 38 45.11±7.12 44.12±6.34静止期银屑病 15 24.85±8.81 23.75±5.06退行期银屑病 42 17.52±5.45 17.36±6.24 P <0.05 <0.05

2.3不同期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比较:不同分期PASI评分高低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各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期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比较

3 讨 论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的增生性皮肤病,病因与感染、免疫、代谢、遗传等相关,以上皮细胞增生和大量T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反复复发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发病机制中T细胞起至关重要作用,以Th1细胞及Th1细胞因子的作用最为关键[3]。

IL-17由Th17细胞分泌,是Th17标志性细胞因子,IL-17具有强大的致炎性,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增生、趋化与成熟,参与皮损部位毛细血管的增生与扩张,并诱导中性粒细胞移行至皮损部位,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生成,在炎症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Th17通过分泌IL-6、IL-17、IL-22等炎症因子来介导免疫损伤[4]。IL-17作为炎症递质,可以促进多种细胞产生IL-6、IL-8等促炎因子,促进炎症反应,而IL-6又可以促进IL-17分泌,从而加重了皮损部位的慢性炎症反应,临床治疗通过阻断IL-17受体,可明显抑制皮损部位进一步发展[5]。IL-17可促进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殖,在皮肤组织中,IL-17是角质形成细胞的强烈刺激因子,与角质形成细胞上相关受体结合产生大量炎性因子,诱导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及细胞因子,从而增强局部炎症。IL-18属Hh1类细胞因子,由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促进Th1细胞增殖与分化,诱导Th1细胞产生IFN -γ,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促进TNF-a、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IL-4、IL-10产生,对多种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直接或间接调节,在局部或系统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Th1细胞在IL-12的刺激下,可持久而强烈的表达IL-18受体,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在一定条件下,IL-18可以产生Th2细胞因子,而角质形成细胞与可以分泌IL-18,参与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Th1免疫反应。本研究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 -17和IL-18水平均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疾病的发展,IL-17、IL-18水平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发生变化,病情越严重,其水平也越高,本组IL-17、IL-18水平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IL-17、IL-18水平的变化,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不同期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说明IL-17、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中不仅参与其发病,可能与病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相关。

参考文献:

:[1] 胡建红,姚学群,宋守荣,等.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和IL-18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贵州医药,2013,37(7):587~589.

[2] 管青,熊志刚,李辉军.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MMP-2、IL-18和IL-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7):1183~1185.

[3] 薛芹,康小平.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IL-17、IL-18水平变化及其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3,34(1):34~36.

[4] Lowes MA,kikuchit IT,Fuentes-duculan J,et al.Psoriasis vulgaris lesions contain discrete populations of Th1and Th17 T Cells[J].Invest Dermatol,2008,128(5):1207~1211.

[5] 陈晋广,任小丽.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检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557~55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1.048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1-0140-03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编号:0921117D)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临床常见慢性、反复性及终身性皮肤病,病情较顽固,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笔者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诊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总结如下:

猜你喜欢

行期银屑病细胞因子
人的头发能长多长
头发会不会长个不停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为什么眉毛不会一直生长?
经济下行期基金如何可持续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