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2016-06-12谭会淑
谭会淑
摘 要:所谓素质教育,是指摒弃了传统枯燥的知识传授、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作为小学的重要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在传授语文知识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贯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1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在传授语文知识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那么,笔者该如何对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进行讨论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由于转变教育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儿童发展过程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成“素质教育”。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教学思维,明确教师只是知识上的引导者,而知识的转化过程要通过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课堂中放下师道尊严,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保持一颗“童稚”的心,与学生拉近距离,可以通过游戏、歌曲、歌谣、故事和对话表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提升语文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语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提升语文素质,需要创造语言环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语言情境和交流环境,例如:对于教材中问候、打电话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创设语文情境。部分课文如果有故事情节,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参与,除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外,还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可以从雪花飘飘的场景描述导入课程,通过学生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为课文的教学埋下伏笔。教师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询问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由于小学生通常对于小动物比较感兴趣,因此会对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存在疑问,采用设问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中,还可安排学生分不同动物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考虑开展诗歌朗诵、戏剧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选手进行鼓励,影响其他同学受到他们的感染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学习。通过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提升语文素质。
三、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师要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跃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意义,感受生活,内化从阅读中汲取到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也让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升华。(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去除功利性的思想,而注重知识的积累。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并将其内化,不注重阅读量的多少,而注重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并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3)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心智。将阅读的中心放在学生的感知想象力和思考创造力上,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讲究一定的阅读方法,更关注学生能力和心智的培养。特别是要教会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心智,对阅读有所感悟,培养学生领悟式的阅读。
四、坚持整体性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的个性鲜明,可塑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施教,恰当地运用教材,讲求教学艺术,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学中,就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要真正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作用,就丝毫不能忽视语文活动课。学科课和活动课相结合既发展了学生的智育,其德育、审美、品质修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真正做到了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良好的个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发潜能,发展健全的个性。
总结: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教师应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通过创设情景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语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提升语文素质,需要创造语言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思维,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应通过挖掘课文背后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强化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云芝.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学大众,2012,5(18):9.
[2] 李文涛.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