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策略讨论

2016-06-12金娟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趣味性生活化游戏

金娟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而生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理科中最接近于文科的课程,一方面是因为生物中没有烦琐的推理论证或者大量的计算,一方面在于生物教学中更侧重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生物教学内容都非常有趣,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生物课程的这个特点,用生物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实验;游戏;生活化;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11-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努力学习。生物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如何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面临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生物有了学习兴趣,思维就会活跃,效率就会提升,再抽象的学习活动也会变得愉快。以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谈几点做法。

一、创造丰富的实验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成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1、创造自由的实验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自由的实验课堂是指在规范实验过程,强调实验纪律,完善实验小组等前提下,教师尽可能少地参与实验过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由观察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严谨、科学、纪律的前提下,将初中生物实验的自由权交给学生,而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指导者,让学生参与,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2、创造开放和贴近生活的实验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生物实验课堂不只是在实验室进行,也可以在教室外、家庭中完成。比如,在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制作米酒或馒头或豆腐乳。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在制作过程中向父母解释其中的原理,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完成之后把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有条件的进行录像或拍照或制成幻灯片,展示的时候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交流心得。开放和贴近生活的生物实验课堂,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有趣得多,这样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既能理解知识,又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二、加强理论实验相结合,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

理论实验相结合,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增强学习兴趣。

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如教学“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异常兴奋,自然激发起了他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又如教学“酶的特性”之前,先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的新鲜动物肝脏剪碎放入试管,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顿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这时再放入余烬木条,即可看到余烬复燃现象。用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导入酶的高效性讲解,效果很好。

2、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增长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

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如初一的植物课可增加了以下一些实验: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直接观察细胞膜的存在;把菠菜叶下表皮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滴中,观察气孔的开闭;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并做不同温度下流动速度的对照实验;观察红辣椒果皮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观察一滴水中的各种藻类,等等。还可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仅增长知识,而且增长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

三、让生物知识生活化,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生物课教学中,不是只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如何传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讲的东西如何更加贴近生活,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

1、提炼生活,发掘与教学相关的生活资源。生活资源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课堂知识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勇于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真实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习回归生活,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问题式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是把问题寓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之中,关注学生身边的“常识”,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从知识到生活”的循环上升过程。教师通过教学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搭建沟通生活素材与教材理论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理解生活的同时活跃思维,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很多生物原理,也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生物技术在目前生活中的各项运用来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将生物实验带到课堂,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生物课程学习的乐趣。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兴趣才是提升课堂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 婷.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J].新课程导学,2013.35

[2] 刘夕芳、徐晓敏等.初中生物课堂趣味性研究[J].学理论,2015.11

[3] 利 勇.初中生物习题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成才之路,2014.21

猜你喜欢

趣味性生活化游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爆笑游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