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形策略启发“思维”,提升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2016-06-12郑佩琼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解数学模型遗传

郑佩琼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75-01

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结合思维图式,启发、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利用生物学科的科学语言进行观察、描述、提问、质疑、比较、分类,以生物图形为平台,将知识串点成线,织线成网,组织已有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头脑中新知识图式的形成或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敏捷性,提升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以下就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图形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必修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一章节相关生物图形的教学案例,阐述教学策略。

1.物理模型的识别

1.1棋盘法介绍(展示人教版选修二P10图1——8孟德尔豌豆杂实验二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实验分析图解。展示"棋盘图",引导学生观察左上至右下及右上至左下的对角线,和以左上至右下对角线为对称轴,观空豌豆的表现型特点,尝试得出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实现从感性至理性的认知,并实现知识的提升。

1.2把抽象的遗传规律与较直观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基础联系起来,实现不同物理模型的架构。引导学生分别绘制一对、两对独遗传的等位基因的细胞,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的图解,进一步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行为一致,实现知识的迁移。

1.3充分利用的物理模型(图片、图像),引导学生先学会模仿,多次操练,最终达到规范书写遗传图解的目的。

2.数学模型的解读

2.1先引导学生解读比较直观易懂的柱形图、遗传系谱图,教导常规解读的思路及方法,柱形图的解读遵循单一因素的原则,化繁为简;遗传系谱图学会比隐性个体或新出现的个体入手,从子代表现型推理亲本基因型,并学会概率计算,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遗传学问题。

2.2在数学模型解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除常规的正向思维,还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学会用代入法进行推理,例如,在解决遗传系谱图的遗传问题时,如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一个有病的女儿,判断这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还是伴X的遗传,不能直接判断时,可预设伴X。而若是伴X的隐性遗传,父亲正常,不可能生出有病的女儿,从而推翻预设,得出正确的结论,经常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在识图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最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出识图读图解图的规律。

3.实现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的架构

从学生认知情况来看,物理模型比较直观,是属于比较低水平的认知;而数学模型是对物理模型的抽象,也是生物学概念的浓缩和长华,往往体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高水平的迁移应用。通过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学生先熟悉物理模型的认知,到数学模型的解读,从而实现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的架构,学会应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生物问题,达成学习目标,自觉建构数学模型(这是近几年福建高考理综考试热点)。

经过经常性的课堂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比如,在上完细胞增殖部分的内容,笔者随堂进行一次抽测,对象是从五个平行班中随机抽45人进行如下图形的解题,总分9分,均分7分,得分率达81.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生物图认知能力的提升,从点点滴滴做起,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有效教学策略为依托,长期有意渗透,学生在图形、图表的信息表达方面将有较大优势。学生在生物图形学习能力方面的提升,既能培养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能提高学生将来的高考这方面的应试能力。

猜你喜欢

图解数学模型遗传
非遗传承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图解天下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