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2016-06-12古亚静
古亚静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科学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体,科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科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提高小学科学课程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62-02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准备不充分。充分的备课对于提高科学课堂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许多科学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学不够重视,认为科学课程不是主科。此外,学校对于科学课程也不重视,有的学校的科学教师都是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主科上,对于科学教学机械应付,根本不花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备课。教师对科学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兴趣,这就很难保证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1.2课堂探究无秩序。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锻炼,讲究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目前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探究性课堂活动的质量,只重视课堂活动内容的容量,而忽视活动的效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而学生自己又难以做到真正的深入探究。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所以,教师要明白,真正的科学课堂探究需要的是实际的操作和冷静的思考,无秩序的探究很难收到实效。
1.3课外拓展无效果。要想提高科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除了把握课堂上的时间以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训练,让学生将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延伸到课外。然而,实际科学教学中基本上没有课外拓展,即使有课外拓展也只是流于形式。教师不能对课外拓展活动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致使课外拓展活动效果低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在科学课堂以外开展相关的科学观察研究,这充分表现了课外拓展活动的低效。
2.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有效落实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做课前准备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在备教材的时候,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科学教学预案,设计教学活动,结合活动每一个环节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制定出符合科学探究规律和学生特点的活动纲要。在备学生的时候,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进步和提高。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材料对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根据教学内容该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材料,这些材料应该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呈现给学生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后,还要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学生通过探究会有什么新发现?学生会有什么结论?关于这些预测,教师都要做好预案,以免因为准备不足而浪费课堂时间。
2.2有效指导课堂教学。要想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引导者,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做出正确的指导,不能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3.重视教学情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境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创设情境,教给他们发现事物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形成善于听取各种不同建议以及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将学习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科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样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教学《天气》这一章时,讲到了云、雨、风和气温等有关自然现象,我便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结合课本知识,让他们真正去看看云的样子,让他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理解风的力量、谈气温变化的感受,讲自己对雨的观察与体验。通过这一些活动,使他们明白平时熟视无睹的这些事物,就是大自然的一角,其中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等着他们去研究。同时也认识到只有通过仔细观察、认真研究,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并让学生陶醉在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4.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对科学概念的自我建构
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一般是先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实验取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其中分析、归纳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与培养。通过教师引导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等方法,使每个学有所得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并将此提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增强抗弯曲能力》一课的教学,在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中,教师通过"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下一步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可以折哪些形状;估计哪些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呢;怎样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更好地控制相关变量,使实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实验操作结束后,又通过"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的研讨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