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6-06-12马瑜
马瑜
摘要:高中数学教与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只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抓住重点,利用当下的先进教学技术手段,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效益;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50-02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彼此的共同交流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合的过程,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课堂是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达到完美境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加强双基的训练!不但要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他们主动的去学!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全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益。
1.明确正确的前提:提高高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有三大领域,分别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媒体技术,把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重组。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可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来解释向量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的实践意义与价值,体会到向量存在我们的周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高学生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破重点与难点,这是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每一堂课都要有侧重,而且整堂课的教学都要以此为重心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要点与难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将重点内容特别展示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关注与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堂课的一个教学的高潮。教师可以通过声音和手势等,结合或应用模型投影仪或者是多媒体课件等直观的形象的教具,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投入到课堂模式中去,适当地还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幽默笑话,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感知能力,全面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认识,强化交流主体意识,增强交流的责任意识
3.1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数学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学生个体原有认知结构、技能、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之间差异,对相同的知识会有不同的角度的和不同程度的理解,而通过交流师生可以获得对同一知识的不同侧面的理解信息,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全面的理解;同时通过数学交流学生可以把自己对问题解决的结论、思想、方法、体验等呈现给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成员之间的争议,讨论等,从而更有利对自己的思维和策略进行深入的反思、澄清、修改和修正,最终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深刻理解。
3.2让学生懂得自己是数学交流的主人,数学交流是师生间、生生间、生本间对话沟通的过程,学生处于对话关系中心,学生不能有效进入数学交流关系中,一切教学行为都将中断和失败,因此学生是交流学习中真正的关键者,是主人,只有以主人的意识参与数学交流,才会珍惜自己在交流中各种学习权利和反对任何越俎代庖的教学侵权行为,也才能深入理解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体会自己在学习中的人生价值,也才能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的生活的过程,是自己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的过程。
4.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就是选择正确的方法
每一节课堂都有每一节课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选择最正确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采用谈话和读书指导,辅以诱思探究和自学辅导,加强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管他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所以说,只要是对学生有利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要去琢磨理解,将我们的学生好好的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全方面的水平。
5.促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是新教材的精髓。
新的课程数学教学要求中,明确增加通过"研究性课题"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教材还通过布置一定量的"实习作业""调查报告"等实践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目的,这也是高中新教材改革之宗旨和目标。在新教材的知识背景下,我们特别注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试教中主要采用了"数学作文教学法",即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实际调查,数据证明等程序后,以作文(或说报告)的形式写出自己对知识的回味、反刍、体味,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或者是学生本人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搜集的与课本相关知识的事例。
综上所述: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对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进行全面分析,不片面追求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与例题的代表性。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不用刻板,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走进题目,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解决。教师应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老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内容与目标。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的相对应的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有对知识的理解、释疑、深化、反馈功能。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练习来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对解题方法作必要的总结和概括,使高效的课堂完美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永强,张海丽,马春洋,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12期;
[2]刘海燕,赵春节,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12期;
[3]刘思思,赵永利,马大海,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国科教研究杂志,2014年第8期。
[4]黄宁生著;《经典教学案列与创新课堂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7;
[5]程晓亮,刘影主编;《数学教学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