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2016-06-12曾华春
曾华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推广开来,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未能实现合作的实效。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如何把握合作的契机?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41-02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以小组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学生不仅要自己主动学,还要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学习,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问题
1.1教学过程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只是将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为一种组织形式,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全班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教学内容、程序、具体操作方法仍然按照传统教学进行,未对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
1.2存在参与度不均衡的现象在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班级中成绩较好、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机会,而那些学习存在困难、表现一般的学生则往往成了配角和听众,无法获得活动参与机会。
1.3对合作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引导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成员之间应当是互助、互动的学习关系。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级较小,身体、心理都不成熟,对合作缺乏足够的体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争吵,而教师往往又对引导并不重视。
2.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要合理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必须对本班的学生情况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性别等因素,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小组进行划分。当然,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小组之间势必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教师不能保证每个组都是相同的,但是要尽量保证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均衡地分布。并且,每个组之内都要有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来保证小组的正常交流与运转。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每组都要有一名成绩好的,作为本组的标杆,帮助组内其他成员提高成绩;也要有一名成绩较差的,让学生学会照顾他人的想法,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每个小组的男女生要均衡,不能全组都是男生或女生,那样,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受到限制,无法达到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目的。合理的分组能够使学生在组内进行友好合作,组间发展良性竞争,即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差距,小组合作学习也能使学生的长处得到更好的发挥。学习差的学生会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得到迅速成长与提高,学习好的学生也会因为向他人提供帮助而心情愉快,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来丰富自己。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是较差的,教师要帮他们每个人进行分工,使每个学生都有需要负责的任务,有人负责找资料,有人负责定题目和方向,有人负责讲述本组的观点,并且,每个人负责的内容也要以月为单位进行轮换,使所有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就目前各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并不是单独完成的,经常是跟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授、归纳与概括等方式进行有效的统一结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学习的内容、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有效地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巨大优势。教师必须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结合教学的要求适当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并在有效、有序的组织中完成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知识都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实验的。因此,这就要求借助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充分挖掘集体的潜能。例如:教师在讲解"角度度量"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量角器的应用方法,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发现该如何应用量角器,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究。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测量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并记录自己发现的知识,最后向全班进行汇报,如果有的问题存在争议,小组之间也会进行相互探讨,从而解决问题。
4.老师重视学习活动开展模式,予以充分引导
由于当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活动,此外,小学生年级尚小,思维方式不够成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吵闹现象。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必须要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项目。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公式时,为让学生亲身体验其推导过程,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准备若干木制圆柱体。接着,将两名学生分为一组,并把活动要求和细则告诉学生。教师:"同学们,现在每一组同学都有一个木制圆柱体、一把小刀。老师的要求是,由两名同学一起配合,将圆柱体尽可能平均地剖成两边,再将其切成若干小片,最后将这些小片拼成一个类似长方形的图形。听明白了吗?"同学:"听明白了。"在这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无论是剖开圆柱体还是拼成长方形的图形,这些操作均需要两名同学才能完成,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组织开展这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学会合作,减少甚至杜绝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组员争吵的情况。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以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极具操作性,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合作学习的实施,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避免了学习活动中的枯燥感和疲劳感。它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虚心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总结经验,也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5).
[2]谢复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0(21).
[3]张朴.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