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质量

2016-06-12贾丽冰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质量

贾丽冰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从行动上借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展现阅读教学的价值,以确保语文文本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学生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79-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期望的。阅读教学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进行文本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个性品质。

一、加强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在自身感悟的基础上完成才会有好的效果。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工作,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加强对字词句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实现对全篇课文思想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阅读可以促进课文教学的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是以培养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主,同时要提高孩子们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思想情操,有效促进人文情怀的培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可以强化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阅读属于语言信息接受的过程,写作属于语言信息输出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思考中激发阅读兴趣,掌握有效阅读方法;争取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读写结合能力。强化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有效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或指导在阅读中偏离阅读目标的任何行为,坚决抵制不良阅读习惯对小学生思想意识的渗透,教师要完成正确指导学生读写方法的重要任务。

二、主导与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吃透教学目标,掌握本册语文的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对于教学当中的各种问题,理顺教学思路和巧妙应对课堂生成资源,指导学生拓展研究范围,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当中应该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积极运用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去研究新的课文,重视实践理论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要求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模式应该是课前略读课文、准备有关学习资料、课堂主动研究掌握、课后拓展知识等,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理解掌握课堂内容和目标,有利于以后学习方式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借助对比阅读,培养自主阅读意识

对比法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相信学生,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对比中理解文本大意,进而在加强理解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夜莺的歌声》与《小英雄雨来》进行对比学习,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描写的对象类似,都是抗战时期,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不同点就是两人的事件和行为不同。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会陪伴学生一生,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信息的提取和掌握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阅读习惯的初步养成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给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引导,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不定时的把教室变成阅览室,给学生提供一些感兴趣的读物,让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专心的读书,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对阅读不会感到厌烦。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该及时的作出指引,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动手则不动口,让学生养成口、脑、手并用的阅读习惯。其次,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每天坚持一定时间进行阅读。学生在增长知识、享受乐趣中天天坚持阅读,不知不觉中阅读习惯就养成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多给予学生正确地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现在的小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拘泥于现有模式,应该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 胡开皎.试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

[2] 郭倩沁.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质量[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

[3]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化的策略 - [期刊论文]《课外阅读:中下》,2012年钟金波等

[4] 张海燕.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质量投诉超六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