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

2016-06-12高东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阅读教学

高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24-01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根据创新精神的定义和特征,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语文教学创新精神的动力性、情感性、开拓性、整合性和自激性特征。因此,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阅读教学生活化

在阅读教学中,不是教师把自己对某篇作品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有同样的感受、理解、体验的。教学不应是告知、传递、赠送,而是设计导致学生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碰撞",让碰撞去产生它本身必然的效应。从设计的角度看,它是教学,从碰撞的角度看,它又是生活。阅读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让教材教,让学生学。一位教师用一教时的时间指导学生在课内自读《核舟记》。教师走上讲台,问学生喜不喜欢电视连续剧,想不想编?我们试着来编一编如何?同学们欢呼雀跃。于是,师生一道,从课文第一句"开拍",边读边编电视"连续剧"……结果只用了15分钟时间。余下的时间是学生自读、旁批"镜头"。他们一句一段地品味、咀嚼,全神贯注地指导几个演员的摆放手脚的姿势和想象他们的表情。这位教师的阅读教学,就使学生对作品有了独特的理解,因而才有创新。

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教师爱护学生的思维成果,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格,要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发展。民主的教育环境是挖掘学生创造潜能(敢想、敢说、敢做"的最重要客观环境。"茶馆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猜读式"教学法、"陶冶式"教学法、"畅想式"教学法等,都是十分注重教学心理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2.语文训练"生活化"

即要求教师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在接受训练时,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2.1创设生活情景。 有这样一道题:"一位华裔美国人竞选议员,有许多人说他是吃中国人的奶长大的,体内一定流着中国人的血。意思是说他不能代表美国人。这位华裔美国人用归谬法只用一句话就驳倒了对方。请你说出这句话。"许多学生都按照参考答案写上了"诸位是喝牛奶长大的,体内一定流着牛的血"。在讲评时,笔者请学生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这句话是不是最恰当的?马上就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有的说陈述句不适合辩论的场合,应当用反问句:"诸位是喝牛奶长大的,体内流的就是牛血吗?"有的说作为反驳的场合,不如用倒装句来得强烈:"那诸位体内流的一定是牛血,因为诸位是喝牛奶长大的。"因此,学生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句式这一知识得到了强化。同时,也使学生们认识到,生活中一些答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权威的参考答案也并非是最佳答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就是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2.2引入选择机制。生活中到处充满选择。选择, 这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选择,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选择,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语文训练中如何有意识地运用选择机制呢?①情感选择。在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有不同的喜好,让学生挑选最喜欢的词句来品赏和交流,这就是情感选择。②题量选择。也可称作"负荷选择"。比如让学生自己挑选10-15个比较重要的或自己认为尚未掌握的词语抄写3-5遍;文言文练习可采用在"整理通假字"、"重点实词解释"、"重点句段翻译"等三种习题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选做两题。③难易选择。教育的本质所在必须面对差异。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作业练习,肯定不会适合所有学生。在难易面前,学生可从自己的程度出发有选择的机会,把选择的自主权大胆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去选择,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2.3引入激励机制。激励是指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它是以社会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①"需要"激励。要经常和学生一起展望未来,探讨未来社会,明确需要哪些语文能力:如随着法制的健全,律师行业必将兴旺,当律师就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成型,契约合同等使用形成了家常便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科研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写写论文就得有很强的写作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谁能快速地掌握大量信息,谁就能赢得成功,因此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提高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价能力……用未来社会的需要来激励学生为生活而准备,语文教学才会充满活力。②目标激励。完成一个目标,便是一次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往往可产生自我满足的愉悦心情。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因材施教,有助于他们提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③成功激励。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创设竞赛机会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

3.语文教育"生活化"

即这种教育应紧扣教学内容本身的教育因素,又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位教师上语文课时,发现一位学生在课堂训练的答题中空着两个字,便幽默地问:"这是叫老师填空吗?"学生说:"不是,我不会写'懒惰'二字。"教师又问:"你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脱口而出:"可以查字典。"当老师再次巡视过来时发现该生在空格上写上了"赖惰"两个字。教师又问:"字典上是这么写的吗?"学生红着脸回答:"我没查字典。"教师又鼓励他:"查一查吧,看看到底是怎么写的。"当第三次教师走到那位学生身边时,发现学生已更正为"懒惰"。于是,教师笑着说:"仔细看看'懒惰'二字有什么共同点?你为什么一错再错?"学生红着脸,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说:"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我就是因为没有用心,思想懒惰才写错的。"教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说:"知错能改,很聪明!"这样的教育可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语文教育的生活化,还应强调"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人生的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增强其民主、独立、批判、创造等现代的公民意识。

总之,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或尽量挖掘与生活的联系,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需指出的是,笔者并不认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习得完全等同,也不因此而否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法阅读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