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言深处挖掘语文的美

2016-06-12廖嘉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廖嘉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行为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交流情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的许多文章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趣味、生动形象的描绘,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许多含蓄、幽默的语言,这些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准确精炼;艺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72-02

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创新,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程讲授时开始注重技巧的发挥。同样,中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本质的改善,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提升了课堂的艺术含量。中学语文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把握语言的艺术,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行为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交流情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清晰伶俐的口齿、悦耳动听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扣人心弦的课文讲述、引人入胜的情节分析,无不展示出语文教师的专业功底与个人魅力。

一、语言讲究准确精练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大都是传授知识。教师在上课时,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咬字读音,准确清晰,就会使学生倾心聆听。因为清亮、明晰、舒缓、流畅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必然会刺激视觉神经的兴奋,调节听觉神经并保持良好的状态。而含糊不清、怪声怪调、结结巴巴或急风骤雨式的语言语调会使学生在接受教学信息时感到吃力、乏味和刺耳的感觉。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求和谐,语调自然、语速合理,音响适度。要从音质、音量、音色,音速上加以控制,以其形成自然和谐,优美动听的节奏,既庄重又有抑扬有致。根据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认真揣摩。如《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百草园部分的讲解,教师只需从“静景”、“动景”的角度简要的讲解“所见”、“所闻”两个方面就行了。而“所为”、“所感”应留给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这样,教师的课堂有取有舍,突出重点,删除枝蔓,使学生既能见全篇,又领悟到细节刻画的功能,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又能具体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而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线索,文章紧扣“背影”,做到中心突出,情感绵长,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浇灌在读者的整个心田,虽然故事多,但能做到详略得当,感人细节突出,语言高度凝炼,字字蕴藏深情。

二、语言艺术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的趣味性是由语文科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教学中的许多文章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趣味、生动形象的描绘,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许多含蓄、幽默的语言,这些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适当在教学中穿插一些颇具情趣的学校故事,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和谚语等,使内容更富于趣味性。如果教师能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缺乏幽默时是悲哀的,即便是在课堂教学上。事实上,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多得的教育手段,许多优秀的教师都善于运用新颖别致、委婉含蓄的教学语言,既妙趣横生,同时也启发思考,令人回味。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心灵交流即情感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心灵交流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语文教师通过自己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水平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使教学过程成为其乐融融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手有时比嘴还能说话。”在课堂教学中。手和眼睛一样,也是会说话的,—个形象生动的手势,便使学生产生清晰、鲜明的印象。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这些手势语言做得自然、适度、优美大方,使动作与教学内容协调统一,蕴涵和健全他们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心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目光有神,扩大视野,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从中显示出教师的自信和威信,智慧和活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眼神变化中受到某种启发,或鼓励,或赞许,或提醒,或制止。

三、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

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上要有高度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只有认识正确了,才能自觉、主动、积极地不断加强语言艺术修养。因为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孩子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经常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从名篇佳作中汲取语言艺术精华,然后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古今中外一代代语言艺术大师,他们的经典作品中蕴藏着语言艺术的珍宝。那璀璨夺目、魅力无限的语言如珍珠、翡翠和玛瑙,串联成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汲取、消化、运用,使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3、加强对语文教师语言技能的训练。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否真正具备教师职业条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其根本就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由于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特殊性,面对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各中学校应根据学校的经费实际、办学条件等对语文教师进行语言技能提升的培训。例如:举办普通话课程的培训、聘请专家进行语文课堂语言技巧讲座、定期或不定期在本校举办演讲比赛、通过努力拓宽本校教师的进修机会与途径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日积月累,就能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左右逢源,如同汩汩泉水喷涌而出,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曹 植.浅谈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05)

[2] 刘本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及其修养[J]. 教育与职业. 2010(05)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活与实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