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运用少教多学 提升学生语文素质

2016-06-12何敏道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策略语文

何敏道

摘 要: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教学中教师也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语文是一项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项人文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情感认知能力培养都有着积极才促进价值。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自主性学习对于他们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以“引导为主”、“说教为辅”的教学模式,科学运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以便能够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语文;少教多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56-02

语文作为一项语言学科,对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理解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学中单靠教师的教学指导是不行的。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少教多学”是当前教育的主流,也是未来教育的趋势。“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学中我们要从教师、学生双方入手,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创新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教师要少教,将精力放在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上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对于学生的影响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升升学率,教师往往会利用一切时间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背诵,“高压政策”导致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加上中学时期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新时期就需要我们能够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将精力放在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上。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好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上到宇宙天文、下到江河湖海,从鱼虫鸟兽到人情世故,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教师不可能一一向学生进行教育渗透。都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教学在教师要坚持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要保证学生的课内外的独立学习时间。初中学习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此时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的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得教学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此外教学中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弱点和缺陷得到强化提高,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学生要多学,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学习认知能力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负责”,对于学生的学习“监管”面面俱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比较被动,一旦缺乏了教师的教学监督,学生就会变得漫无目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力较低。新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本质,确立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对于学习目标、学习技巧、科学评价的运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使得初中语文课程变得互动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顺畅。

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是一个学生基础知识不断积累、认知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内在因素。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都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他不能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导向,促进的作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质量的好坏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理念。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范围,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在阅读的过程中多写阅读笔记,既能够加深阅读体会,还能够养成练笔习惯。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果学习没有目标,就如同航船失去了方向,是无法达到目的地的。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他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满载着我们的理想。作为语文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将来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不管对于国家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将来自身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基本的人际交往与阅读能力,到写作技巧、事件处理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知识基础,认识到哪些地方是不足的、需要改进的,在某段时间内要尽全力进行知识盲区的弥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比如对于文学常识掌握不好的,可以通过专门的资料进行学习;阅读能力较差的,要多和其他同学、和老师交流阅读心得等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也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创作性思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学科开放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发散思维,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能力便体现于此。比如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最基础的仿写逐渐进行自主创意,逐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树立自己的写作风格。此外教学中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能够有效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整体理解,不断完善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角度,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生活阅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发展,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科学运用“少教多学”,注重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技能的培养,以便能够“授之以渔”,使其“终生受用”。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策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