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困境及原因探究
2016-06-12曾丽民
曾丽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71-02
1.初中作文的教学困境
1.1中考应试压力,致使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综观近年中考满分作文,我们能看出一些共性:形式上,散文化的结构,常用描写兼抒情议论的笔法,语言华美,多用铺排;内容上,大量引用或呈现古今中外名家事例、古诗文的意境或虚构的意象;风格上,文学性、抒情性较浓,思绪、情感泛化。
毋庸否定,近年中考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生的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但表现出来的缺失也是鲜明的:用华美的文辞掩盖内容的贫乏,借丰富的史料回避生动的现实,空泛的抒情背后是生活体验与思考的贫乏和肤浅。在这种绮丽浮华文风的导向下,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滑坡。
1.2过份讲究写作技巧,使学生厌恶作文。作文分数的比重越来越大,使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文教学也越发讲究,不断涌现了一些"作文精彩结尾20例"、"中考作文抢分6招"、"作文谋篇布局三法"等。
这些"写作妙招",令人不免有学习大学中文系写作学的感觉。而对中学生作文指导宜粗不宜细,更不能专业,这是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了的。他们的认识水平有限,思维还很不成熟,所学的都是基础知识,科目也比较杂,光作文就要学这么多,可能无力胜任。简单的文体识别知识要有,分文体作文也是必要的。但太深太细、过于繁杂的作文指导让学生无能力掌握、不感兴趣,甚至被繁杂的作文技巧所吓倒,以致厌恶作文。
1.3忽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写作理论先行。写作理论是很重要,但把它摆到第一位,可以说没有把握作文教学的关键。事实上,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是缺乏鲜活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归根结底,是缺乏独立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客观上讲,我们在写作教学上"理论先行",是人为地在学生头脑中事先划定一个框框,禁锢和限制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
1.4过分强调文章的道德价值,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国内一所大学的文科基地班有一次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我们最缺少的是——"。应考的都是重点中学出类拔萃的文科生,许多学者都认为能涌现一些好文章,然而结果令人失望。大多数学生都是写诸如《我们最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我们最缺少的是道德水准》这类的套词,只有一篇《我们最缺少的是睡眠》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这说明现在的作文教学流行一种"揣摩作文"的风气,学生小小年纪就已经在考虑怎样迎合老师和公众,投其所好。
作文本应是生动活泼、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然而,在应试教育桎梏下,它却越来越走入了死胡同。我们过分强调文章的道德教化的作用,注重主题先行,将作文教学等同于思想政治课,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根本。
2.作文教学问题的根源性探究
2.1动力:"要我写"还是"我要写"?作文的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人,也不屈从于外。但目前作文却是建立在学生外驱力基础上的"命题"写作,即教师预设目标不切实际,学生不会写、不想写也要顺着教师的套路写。
很多语文教师都努力推演作文技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多学生根本就没进入状态,始终在"技法"大门外徘徊,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趁热打铁"当堂习作,而结果是要不学生习作干瘪无味、谈不上"技法",要不就是文笔不凡但与课上训练内容豪无干系。教师这种非"要我写"的做法,实在是揠苗助长,强人所难。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永远是写作的原动力。只有学生的内驱力被激发,写作才可能变"教师要我写"为"学生我要写"。教师若能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情思,才可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写作活动也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
2.2准备:"无米之炊"还是"有米下锅"?中学生学过不少名篇和各种修辞手法,在阅读时他们可以领会到某些词语的巧妙及修辞的精彩,但在写作中却存在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写作就头痛,认为无话可说,一下子就把话说完了。艰难写出的文章自然是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究其主要原因是:日常阅读积累不够,对生活缺乏观察与思考。即使"搜肠刮肚"出来也不会是好的、精彩的东西。这种情形写起作文来,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间",就是强调深入生活,下马观花。发现的秘诀在于留心事物,质疑问难或触类旁问。学生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2.3途径:"生涩搬套"还是"情感思考"?传统的课堂模式,大多是教师居高临下指挥着学生如何"审题、谋篇、行文、润色",如何做到"构思要巧妙,立意要独到,语言要生动,技法要高超"等。可这些方法技巧的传授,在操作中却导致了普遍呈现"新八股"风。问题是否就出在"方法技巧"本身上昵?
其实不然。如一位教师上了一节作文公开课《用心感受生活》,他设计了三个环节:调动感官(耳、眼、舌、鼻、身);生命同构(赋万物于人的情感);角色互换(如果我是他……),三个环节,符合情理且层次递进,通过多媒体演示,动情解说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趣,触动了学生内心的思考,最后学生化用其法,思如潮涌,写出了不少片断佳作。如此看来,写作"方法技巧"本身无错,而错就错在教师"教授之法"。因为任何"方法技巧"都必须是学生在拥有了"写作情感"的前提下,才能在实践中去感悟、内化成为自己的写作技能。
纵观成功的作文教学案例,如《感受?唤醒?表达——关于自由写作实践的一次对话》、《做根会思想的芦苇——对写作素材的深度挖掘》等,不论是偏重于指导"方法技巧",还是侧重于激发"情感思考",所呈现出总体趋向是:教师将"方法技巧"的指导与"人"的存在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做到让学生先"动情"、"入理"——然后再"得法"。这才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也凸现了课堂教学在写作中的价值与意义。
2.4创作:"模式化写作"还是"培养创新"?一直以来学生作文模式化现象十分严重。一是思想定势,在作文中,只会运用那些烂熟的名人名事名言,万变不离其宗。二是思维定势,思维只在单线上挪动,不会多向思维、四面出击。三是思路定势,写记叙文、议论文,都各有一套程式,近似八股。思想、思维、思路的定势,造成作文千篇一律,连说假话也是千人一般、众口一词,这说明中学生的想象力严重萎缩。
哈佛大学校长希尔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富于想象力的学生作文不断涌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