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2016-06-12林中月

关键词: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

林中月,叶 馨,张 敏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3501081.药学院;2.人文学院心理系)



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林中月1,叶馨2,张敏1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3501081.药学院;2.人文学院心理系)

摘要: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调查了某医学院校1 079名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数据分析显示,性别和录取专业满意度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应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知识教育、提高心理疏导能力、创新朋辈辅导帮扶、减少异常心理发生和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学院(系、部)—班级—宿舍—学生个人”的五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关键词:新生;不同专业;心理健康;医学院校

医学院校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有其专业的特殊性。这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要充分考虑年级、专业因素,有层次、有区别地进行新型心理健康教育[1]。对于此类问题的探讨,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医学类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的比较,且医学类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2-5],因此更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关注。还有一些研究比较了医学类学生群体在不同年级和阶段、不同性别影响下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非毕业班学生比毕业班学生、男生比女生的心理状况更为稳定,因此建议针对医学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特别关注其学习生涯的早期阶段,而对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予以更多的关注[6-7]。然而,上述研究对于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略显不足,笔者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找到影响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进而为实施有区别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一、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设计

本研究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2014级在读本科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评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问卷调查表采用清华大学樊富珉修订的中文版“大学生人格问卷”(UPI)[8]。问卷由64个问题组成,包括4个测谎题、56个症状项目以及4个辅助题。其中,第8题(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第16题(常常失眠)、第25题(想轻生)、第26题(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这4道题一般被认为是测试的关键题。被测试学生要求根据自己在过去3个月中常常感觉或体验到的状况选择回答。依据UPI的筛查标准通常将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就其轻重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第二类为可能有一般心理问题者;第三类为暂时无心理问题者。筛查标准由回答问卷中所列三类项目的得分情况综合考虑后给出。一般情况下,第一类者为UPI得分≥25,或第25题做肯定选择,或辅助题中至少同时有2题做肯定选择,或有明确提出心理问题咨询的过往经历。第二类者为20≤UPI<25,或问卷中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或辅助题中只有一题做肯定选择。无同时满足第一类、第二类条件的情形则被归为第三类暂无心理问题者。

调查共发放问卷1 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79份,有效回收率为96.33%。样本分布于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口腔医学院等8个学院的13个专业。回收的有效问卷中,临床医学209人,护理学98人,药学110人,英语60人,麻醉学72人,应用心理学53人,口腔医学52人,医学检验技术68人,公共事业管理103人,康复治疗学26人,预防医学138人,医学影像学32人,社会工作58人。其中,男生367人(34.01%),女生712人(65.99%);城镇学生446人(41.33%),乡村学生633人(58.67%);贫困生278人(25.76%),非贫困生801人(74.24%);近亲有精神病史57人(5.28%),近亲无精神病史1 022人(94.72%),所得到的样本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收集的问卷依据所列项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筛查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重点比较分析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新生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生源地和专业满意度等多个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一)医学院校新生关键题应答情况分析

在UPI的4个用以筛选有心理危机和自杀倾向的关键题中,有118名学生(10.94%)认为“常常失眠”,105名学生(9.73%)认为“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70名学生(6.49%)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值得注意的是,在1 079名受测学生中,产生“想轻生”自杀意念的学生有23名,占抽样学生数的2.13%,此类潜在心理危机的学生比例略高于常模(1%~2%)[9],应当尽早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干预(表1)。

表1 医学院校新生对UPI关键题肯定应答人数 (n=1 079)

(二)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比较

根据UPI全国常模[9],第一类学生筛选率的范围为18%~21%。调查显示,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社会工作3个专业学生的第一类筛查阳性率高于全国常模范围。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自动化仪器普及的今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因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脱节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护生对专业满意度偏低、就业信心不足和多元化就业意识薄弱等因素可能直接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10];社会工作专业整体认同度处在中等偏低的水平,特别是专业行为性认同更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11]。调查显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受测学生数的17.24%,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6.32%,暂无心理问题的学生占56.44%。筛查阳性率(第一类和第二类的总和)为43.56%,略低于李丽(46.32%)和林艳(50.33%)等在医学院校的调查研究结果[12-13],但筛查阳性率仍然高于其他非医学院校[14-15]。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对于第一类学生应尽早约谈以排除假阳性,并对心理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对于第二类学生应继续追踪观察,以防转化为严重心理问题者(表2)。

(三)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多重比较

排除近亲中有精神病史影响的新生,笔者采用Kruskal-Wallis多重比较方法,发现不同专业医学院校新生的UPI总分高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分最高,社会工作专业得分次之,说明这2个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较弱[16],不能形成积极的心态;而预防医学专业得分最低,这说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表3)。

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对UPI总分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预防医学专业与医学检验技术、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学专业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药学专业和检验专业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麻醉学专业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3中数据分析显示,预防医学专业的平均秩次要显著低于医学检验技术、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平均秩次要显著高于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等专业,这进一步表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则较低(表4)。

表2 不同专业新生各类筛查情况 (n=1 079)

表3 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多重比较 (n=1 022)

注:χ2=21.825;P=0.040

(四)同一专业不同性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排除遗传因素,性别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女生UPI总分平均秩次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P<0.05)。同一专业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发现,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P<0.05),其他专业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学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临床医学男生(P<0.05),这与樊鑫的研究结果一致[17],临床医学女生比临床医学男生具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其产生原因可能与社会传统及女性自身特质有关,女性天生感情细腻,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适应能力较弱,加之医学专业的限制,易产生自卑、嫉妒和依赖心理,并带来负面的影响[18];男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护生(P<0.05),男护生较之女护生的心理压力源于护理职业形象的女性化对男护生从业的影响以及男护生对护士角色的适应不良。因此,要通过宣传男护士从业的职业优势,加强职业价值观和适应性教育,提高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19](表5)。

表4 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两两比较

注: *P<0.05; **P<0.01

表5 同一专业不同性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n=1 022)

注:*P<0.05;**P<0.01

(五)其它相关因素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专业满意度越低,UPI总分平均秩次就越高(P<0.01),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越满意,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而家庭经济情况(Z=-0.944,P=0.345)和生源地(Z=-0.327,P=0.744)这两个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 (表6)。

表6 其它相关因素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注:*P<0.05; **P<0.01

(六)影响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各相关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各因素对UPI总分的综合影响,从而找出最为关键性的相关因素,将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生源地和专业满意度等因素作为自变量,UPI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UPI总分=7.277+1.430(专业满意度)-1.177(性别)。方程检验F=18.490,P=0.000,有统计学意义。自变量“专业满意度”和“性别”对因变量“UPI总分”有显著性影响(P<0.05)。从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可知,专业满意度对UPI总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生的性别。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性别做好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专业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表7)。

表7 各相关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注:*P<0.05; **P<0.01

三、开展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学院(系、部)—班级—宿舍—学生个人”的五级网络体系建设,每级落实工作职责,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立足医学院校特色,开展心理知识教育

学校应组成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并组建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中心在做好心理普查、来访接待、心理委员培训、心理情景剧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同时,可以利用QQ、“易班”、微信APP等新媒体工具扩大宣传面,创办心理健康报等定期披露本校不同专业学生在心理咨询中的主要困扰类型和成功案例,以此普及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有效性,提升问题学生积极求助的信心。要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新生辅导员、专任教师和新生导师培训,如“对心理失衡学生的识别”等,定期举办心理沙龙,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咨询技能和帮扶力度。

(二)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提高心理疏导能力

学院应配备专人对接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学校的文件精神,根据不同专业、性别等特点,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女性专题教育。开展面向社会、形式丰富的专业实践活动,帮助新生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对专业的满意度,培育职业自信心,加强自我认知和悦纳自己,将异常心理化解在萌芽状态。心理辅导员应把握时间点,立足专业易感人群,针对性开展预防教育。在心理问题高发时期应加强排查,密切关注第一类和有近亲精神病史的学生,每月做好心理动态报表。大部分心理问题的产生常常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畅通家庭与学校联系渠道,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融合班级特点,创新朋辈辅导帮扶

班级心理委员应关注班级同学心理动态,并定期及时向辅导员反馈学生感情、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状况,也可根据时下热点和新生的许多“第一次”制作心理简报,开展系列心理班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新生倾向于向同龄人打开心扉、倾诉烦恼的特点,开展朋辈辅导可以弥补专业心理咨询的不足。对于难以适应大学生活而性格孤僻、离群的新生,应积极组织开展班级特色拓展项目和放松训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融入集体。对于离开父母后自控能力差而导致学习困难、厌学的后进生,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

(四)协同宿舍文化,干预异常心理发生

由宿舍长兼任的宿舍心理信息员是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重要角色。在校生主要以宿舍为单元开展活动,宿舍心理信息员应通过培训和自学,自觉补充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力,从而第一时间掌握宿舍内成员的心理动态并反馈给辅导员。此外,新生在人际沟通和适应力环节相对薄弱,心理信息员可以经常性地动员和组织宿舍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其他以宿舍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增强新生的自信心、适应力、沟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配合自我调适,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学生个人的自我调适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自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完善独立人格,提升自我异常心理的感知能力,学会自我调试和主动求助,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建立自我成长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一些对专业不感兴趣的新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职业规划,做到“学一行,爱一行”。此外,个人也可充当信息员角色,当觉察到身边同学疑似有心理异常,做到及时给予疏导和报告。

参考文献:

[1]易雪媛.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9 (7): 547-551.

[2]Mahawar P,Phadnis S, Ghosh G,et al.Psychological morbidity in students of medical college and science and art college students-a comparative study[J].Online Journal of Health and Allied Sciences,2011(10):1-2.

[3]Dahlin M, Joneborg N, Runeson B. Stress and depress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Med Educ,2005(39):594-604.

[4]Guthrie E, Black D, Bagalkote H, et al.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burnout in medical students: a five-year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1998(5):237-243.

[5]魏孝琴 关卫屏.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精神症状测评结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47-48.

[6]Abdulghani H M, AlKanhal A A, Mahmoud E S,et al. Stress and its effects on medical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t a college of medicine in saudi Arabia[J].J Health Popul Nutr,2011(5):516-522.

[7]闻莉.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思考[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73-74.

[8]樊富珉.大学生人格问卷UPI[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9]林永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10]林为平,姜小鹰.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9-22.

[11]李涛,王奇娜.社会工作专业认同调查研究——以国内Z大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4,23(569):45-46.

[12]李丽.某医学院新生自我和谐等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28-3032.

[13]林艳,方秋兰,李琳.厦门医专新生UPI调查结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7):156-157.

[14]杨新华,谢倩.大学新生UPI问卷调查分析[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3(4):326-329.

[15]郭志峰.“90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14(3):69-70.

[16]刘玉梅,薛勤.医学生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3):403-406.

[17]樊鑫.某校五年制医学生心理测量及干预评价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9.

[18]巴莺乔,洪炜.女性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19]许可,黄芳.男护生心理压力源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3B):75-76.

(编辑:马川建)

收稿日期:2015-10-12

基金项目: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S14624)

作者简介:林中月(1988-),女,助教,医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2;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784(2016)01-0016-05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心理健康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获新生 庇佑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