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朗读中创设“古诗文”佳境

2016-06-12余东霞

关键词:诗眼古诗文赏析

余东霞

【摘 要】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关键词】

朗读 诗情画意 诗眼 意境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典诗词因其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它以其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而易于学生朗读。学生通过学习、吟诵这些优秀诗词,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不断塑造人格魅力。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笔者认为唯有朗读。教师要在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古诗词的意境,使得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都绽放出来。

一、知人论世,读出情感

古代教育家孟子最早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有所了解。诗人本身的经历是与社会政治背景息息相关的,要把作品与作者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思考。如陆游的生平绝唱《示儿》一诗,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无限期待和不能亲眼所见的伤感及遗憾之情。诗人将这首诗作为遗言告知后代,对学生来说,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本首诗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查阅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思想。

诗画自古为一家。一首诗,就是一幅融自然风光与诗人情怀的画卷,这里有高山,有草原,有瀑布,有溪流,有皓月当空,有黄河落日;它们或清新,或明媚,或一碧千里,或黄沙滚滚,或清幽安逸,或鼓角争鸣。读诗,要引领学生充分想象,要让学生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在诵读中想象诗词的画面,这样才能读出美,品出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利用一切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鼓起学生想象的风帆,在诵读中远航。由“红杏枝头春意闹”“白雨跳珠乱入船”“霜叶红于二月花”“独钓寒江雪”想象争奇斗艳、变幻莫测的四季美图;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想象色彩斑斓、鸟鸣莺飞的动态美景。

二、紧扣诗眼,读出意境

诗词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精练的部分,其氛围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意境表现出来,而意境的表达则是借助跳跃的诗行。所以,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和咏唱,才能体味到诗词的明快、含蓄、和谐的音韵,才能领会诗词美妙的意境。

一句诗中往往有一个最精练传神的字,即“诗眼”,它是一首诗最精华的部分。准确的理解与揣摩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品味诗眼的艺术表达力,才能真正领悟诗词的意境。

例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本阕的诗眼。前三句,描写的情景即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简单易懂。但一读“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个“愁”字点晴,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学习《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一定要抓准“留连”和“自在”这两个词,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思想,让学生以欢快的语言和畅快心情描绘蝴蝶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一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让学生也和诗人一样,心中荡漾着灿烂、欣喜和自在。学生充分体会这一点,将自己的情感融合诗词的意境中,让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自己的感受互相激荡,情感诵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学会赏析,读出韵味

朗诵古诗词注重的是欣赏品位和审美感悟,这需要学一点“品头论足”的功夫,需要准确把握文学语言的艺术形象,需要准确认识诗词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貌和本质,加深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的写作技巧,从而获得赏析的愉悦和欢欣。

例如,在学习杜甫《登高》时,学生可以任挑一个角度进行评析。或赏析诗中“清”“白”“急”等字的妙处,或品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或体味“猿啸哀”“鸟飞回”的凄伤。尤其是在分析“猿啸哀”“鸟飞回”时,要把诗人的伤时感情与当时的社会现状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这两处描写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的内涵。学生认真读诗,细心品诗,提高自己的阅读的品味,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可以朗朗出声地读,可以低唱慢吟地读,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读,以感知诗词的整体意境,使学生得到情感升华。惟有如此,才能读出陶渊明的超凡脱俗,读出李白的大气豪放,读出王维的田园情趣,读出李清照的闲适愁苦,读出高山流水般的诗情画意,感悟诗词鲜活的意境。

猜你喜欢

诗眼古诗文赏析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诗眼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