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2016-06-11乌云
乌云
[摘 要] 为更好地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河套学院组织了第四期青年教师骨干研修班,研修主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研修班对全院本科生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查问卷。从学院本科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查;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103-01
一、选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全校所有的本科生,共14个专业,2111名学生。问卷调查通过网上答卷的方式进行。在问卷内容安排上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封闭性题目,第三部分是开放性题目。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基本情况及对目前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认识度的调查;第二部分从学生对大学学习中知识、能力(侧重实践能力)、素质的基本诉求进行调查;第三部分通过开放性题目了解学生对未来课堂教学所寄予的希望。
本文将从调查问卷中摘取相关的8道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问卷调查结果
1.你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单选):个人兴趣占35.39%;就业导向占31.69%;家長愿望占11.75%;盲目选择占21.17%。
2.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对所学专业的态度(单选):感兴趣的学生占到了38.47%;一般占到了56.75%;不感兴趣的学生占到了4.78%。
3.目前你對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程度(单选):大部分满意的学生占67.93%;全部满意占17.86%;少部分满意占13.69%;全部不满意占0.52%。
4.你认为教师的哪种课堂行为最能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单选):授课内容丰富生动占46.23%;与学生互动交流占18.43%;教学方法多样占15.21%;教师个性魅力占20.13%。
5.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单选):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占47.61%;课堂枯燥占32.4%;手机依赖占19.99%。
6.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请你对老师的教学提几点意见或建议: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激发学生兴趣占34.8%;要求参加实践占30.4%;要求与学生沟通占21.7%;其他13.1%。
7.你现在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单选):获得文凭占42.11%;提升素质占29.18%;准备考研占26.05%;未曾想过占2.66%
8.你经常借阅或购买的书籍(多选):文学类占68.5%;专业类占45.19%;科技类占25.34%;求职类占23.26%。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据调查,河套学院本科生选择专业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兴趣。调查数据(题1)中显示35.39%的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个人兴趣,就业导向是31.69%。这充分说明选择专业主要考虑个人兴趣和就业。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能否服务于今后的就业,是学生本科四年学习的主要驱动力。但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习兴趣并不乐观。
调查数据(题2)显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专业感兴趣比例是38.47%,而56.75%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般”,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有的专业课程学习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问题、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之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在对教师课堂满意度的调查(题3)中,全部满意的占17.86%,大部分满意的占67.93%。从这个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还是较高的,但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呢?笔者认为学生对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态度。知识的储备还是满意的,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师的哪种课堂行为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查(题4)中,授课内容丰富生动的比例最高,达到46.23%,在开放性题目(题6)即为了更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请你对教师的教学提几点意见或建议:除要求教师授课内容丰富生动之外还建议教师多使用实践教学方法,比例为30.4%。分析上述两组数据可以得知学生既要求老师具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又要求教师的授课方法要生动,与生活更贴切,实践性更强。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其内驱动力,产生学习兴趣。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没兴趣,甚至会有玩手机的现象产生。例如,在学生玩手机现象产生原因的调查(题5)中,47.61%的学生认为玩手机的原因是“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有32.4%的学生玩手机是觉得课堂枯燥。
四、调查反思
1.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也是学生迫切的需求。
3.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始终将思想性融于其中。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懋元.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等教育研究,2009(12):15-18.
[3]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