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2016-06-11宿颖慧

科技资讯 2016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建议

宿颖慧

摘 要:将研究性学习方法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中,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转折点。对于这样全新的学习方法,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落实具体的研究性学习。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等,正在变成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法改革应该十分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教学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a)-0078-02

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可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项目,高中数学的学习是应当充满研究性思维的。推广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以下是通过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和课题的研究分析,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做出的一些调查和解析。以期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1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应该结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要渗透整个知识层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加深入地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对数学的深入研究,而且是开拓和丰富学生学习数学内容和能力的好方法。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可以改善学生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为今后各个方面的深入学习打下研究性思维的基础。因此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深远意义。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科教程内容为基本载体,现代数学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已经基本确定,但是其数学的逻辑思维有广阔的适用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开放灵活的特点,帮助学生灵活的利用数学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另外,研究性学习也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补充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今儿在其脑海中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为了帮助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时,要能够以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为本,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学生的自身特点挖掘出来,帮助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也不再简单地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也不可以摆脱课程本身,而是生于学科内容,而又高于学科内容的。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不偏离主要学习目标太远,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做好规划。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虽然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也要时刻督促学生,起到老师的监督鼓励作用。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引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和激情。

2 高中数学课堂的研究性学习

2.1 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在数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对现存的数学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讨论。同时也要通过对数学的深入讨论加大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而且要增加学生对现实生活研究和体会的机会。

2.2 在授课中应用研究性学习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准备一些具有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教辅,为了使授课效果可以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在授课时应在有趣的数学项目上花一些心思。比如讲等差、等比数列时,可以适当讲一些对递推数列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复习当前的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列的具体应用,转化其解题的思维;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视角解题的思路。比如在讲授直线和曲线时,适当讲授平面向量的知识,此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面向量,在工具的选择应用上可以更加熟练。新授课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知识的延展及求解方法的创新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3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建议

3.1 注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为了保障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需要师生围绕共同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不断开展研究,互相交流知识经验。研究性学习是开放式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全面,对于需要学习的课程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空间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因此学习的地点就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就是说要增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然后接触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是开放的,它所涉及的研究目标十分广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多角度、多学科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师生关系,而应该是开放的,学生和教师的扮演者应当是可以互换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生之间可以转换关系以增加教学趣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2 研究性学习不应该排斥接受性学习

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初衷就是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高中的学习迫于升学压力,学习任务总是过于繁重,虽然必要的接受性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学习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被动接受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要鼓励多种学习方式并行,励各种学习方法互相补充,各取所长。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知,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还是改进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不能简单地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該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如何,所完成的作业表述是否清晰,陈述理由是否充足,解决方法是否新颖等。总之,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获得更加专业的教学方法,增长教学知识,而且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一峰.高中数学类比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1.

[2] 周艳阳.高中数学类比教学模式的研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2):104.

[3] 张俊.基于类比思想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2):127-128.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