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币被劣币驱逐之后它欲何往?

2016-06-11张育仁

公民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良币劣币卧底

张育仁

(著名学者、评论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如果一个地区或者部门发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荒唐现象还没有引起警惕的话,那么,按照平庸的人性逻辑轨迹,接下来出现的就必然会是“良币蜕变为劣币”的更加严重的荒唐景象。

山東“问题疫苗”事件引发举国上下广泛的关注。根据媒体广泛深入的追踪报道,这件惊天大案的重重黑幕被一一揭开,真可谓触目惊心,令人难以置信,其黑色幽默程度是任何一部“现代派小说”都望尘莫及的。

在这部荒诞大戏众多出演者中,有一个叫张俊书的疫苗倒卖者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他的出现将我们的认识和思考引向了一个“全新的视界”,那就是“良币是怎样变成劣币的?”

8年前,张俊书还是山西省疾控中心生物制品供应站副站长。为了帮助警方破案,他曾“卧底”到山东“问题疫苗”的不法商贩QQ群中,收集疫苗流通环节的内幕证据。令人惊异的是,8年之后的今天。他竟然进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黑名单”中,由“一枚良币”完全蜕变为了“一枚劣币”!

追寻张俊书身份和灵魂变形的轨迹,简单地用“人格分裂”、“表里不一”,甚至“善于伪装”、“很有欺骗性”之类的说词加以注解,当然相当省事,但流于肤浅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不是要为张俊书开脱。我也同意“一个人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内因在起着重要作用”的说法。张俊书在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把持不住自己,经不住诱惑等等,的确是他人性的弱点。不过,我觉得这种貌似正确的结论还是简单化了。

据媒体披露,因为参与举报,“他所供职的疾控中心停发了他的工资,而且一停就是将近8年”。由于“在当地他没什么背景”,一家老小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一度要靠买老鼠药和蟑螂药赚钱维持生计”。关键是,原本以为“正义”的举报行为不仅没有得到来自地方法治部门的理睬和支持,反而给自己带来这样的后果。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潜规则给他带来的现实教训。

“劣币驱逐良币”之后,“良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一个本打算做“良币”人,到头来却意外发现“劣币们”不仅毫发无损而且活得相当滋润,而自己却活得是如此的窝囊。他会向谁学习?应该不难找到答案。

需要说明,我不认为他的这种选择就是合理的。但是,我必须指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圣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并不人人具备。况且“良币”被驱逐之后还会被社会和他自己认为是“良币”吗?“劣币”活得无惊无险有滋有味,还会被社会评价为“劣币”吗?

在卧底的过程中,张俊书耳濡目染,深受刺激,于是灵魂的天平发生了严重的倾斜,从而走上蜕变为“劣币”之路。

由此看来。切实营造健康的道德和法治环境,建立健全公民正义的道德和法制诉求通道。是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和防止“良币蜕变为劣币”的有效性措施和制度性保障。如果一个地区或者部门发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荒唐现象还没有引起警惕的话,那么,按照平庸的人性逻辑轨迹,接下来出现的就必然会是“良币蜕变为劣币”的更加严重的荒唐景象。

张俊书的蜕变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猜你喜欢

良币劣币卧底
莫让电动自行车头盔“劣币驱逐良币”
诱捕卧底
旧币总是被先花出去
卧底机器人
从劣币驱逐良币的视角看货币形态的演进
加快区块链在我国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应用
谁是卧底“真好玩”
谁是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