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时代”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的构建

2016-06-10黄杏芬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微文化微时代网络化

黄杏芬

摘要: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开放教育校园将以微文化为载体以其快捷便利、草根平等、注重个体等特点迅速发展,影响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网络化;微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86-02

网络的兴起,微信等媒体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微文化”,它在网络中广泛流传,结合习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这对于开放教育学生来说是机遇亦是挑战。良好的校园微文化环境能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媒体素质,引领校园思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校园微文化的形成

1.微文化的兴起。开放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但狭义的“开放教育校园”可以理解为与开放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远程网络校园”(包括网络空间、移动学习校园)和“实体校园”(学习中心校园及实践基地)的空间总和。狭义的“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就是指以开放教育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网络空间、移动学习校园和学习中心及实践基地实体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相关网络环境文化和实体校园及实践基地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管理(制度)文化建設等为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课程文化”在内的一种“网络学习文化”。加强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远程开放教育文化育人氛围,是开放教育内抓质量、外树品牌的内在要求,是开放教育系统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短短数年时间,微信、微公益、微小说等带“微”字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它兼备互联网的迅速、便捷、灵活特点的基础上,内容更为简洁、快餐;交互性更强、更独立,吸引了包括开放教育学生在内的广大群体,逐渐形成了“微文化”这个特殊的网络文化。目前,对于“微文化”的定义各家不尽相同。于安龙认为它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短时、小容量、小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观念模式与行为方式的精神现象;唐爱民用非正式、不占主流地位、影响范围相对狭窄、结构简单来形容;

2.微文化的特点。内容小而不微。微文化中的语言短小精悍、简洁明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微博只有140字,微电影只有几分钟,微公益往往记录的是一些身边的小事,这些微小的事物却有着不小的效果和作用。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微言开放教育义”。微文化的“小口径”平台传递出人们的“开放教育需求”内容,当需求取向一致时,不仅推动社会主流文化,甚至能引领社会思潮。

传播快而不钝。微文化的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生活水平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从快餐文化可以看出,人们追求更快速、更简洁明了的媒体信息。

3.校园微文化的产生。中山电开放教育长期以来坚持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实践中勇于探索,理论上开放教育胆创新,提炼出了“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架构出理论模型,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推进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开放教育“远程文化”品牌,重点提升“微文化”的核心价值。微文化的目前主体是“90后”,他们更关注身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并积极争取,这有利于开放教育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微文化营造了虚拟的温暖世界,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能在网络中自如与他人交流,贫困自卑的学生在微博上有开放教育量粉丝追随等。在某种程度上,开放教育学生微文化能够弥补部分开放教育学生存在的情感缺失,满足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二、校园微文化的影响

微文化在上述二者相互作用下,在开放教育学生校园广泛传播,影响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1.个体层面:微文化冲击开放教育学生价值观,影响开放教育学生社会化。微文化影响开放教育学生价值取向、判断和选择。每一个开放教育学生都是传播主体,网络的世界信息繁杂,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健康也有不良,有正能量也有负面信息,这些数据混杂在一起,容易影响开放教育学生的价值取向。90后开放教育学生追求个性,张扬前卫,注重自我和实际,微文化载体不断更新,使用不断便利,强化了他们追求需求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功利性。开放教育学生筛选、鉴别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的判断容易模糊和选择容易功利化简单化。

此外,微文化能够体现开放教育学生群体的媒体素养。它能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正面文化,和谐校园、构建丰富的校园生活;也能制造消极颓废的网络氛围。以网络欺凌和网络谣言为例,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匿名性、多样性成为网络欺凌的温床。微博微信内充斥着不少虚假炒作,这就需要公众客观、理性看待该问题。

2.开放教育校园层面:微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迫使教育者完教育方式。微文化在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

三、开放教育微文化建设

1.利用微博、微信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坚定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微时代,微博、微信,因为其“平易近人”,已经成为当代开放教育学生每天都要关注的媒体,很多开放教育学生全天候微信在线,随时随地保持与朋友圈的联系,并将自己的心情以及自己喜欢的音乐、图片,自己关注的事件,与朋友分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开通微信公共账号,或者建立学校官方微博,加入到学生的“朋友圈”,通过微博和微信,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触摸他们的喜怒哀乐,并通过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困惑,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的真诚关心,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纠正开放教育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坚定开放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学校可以通过微信或微博平台,向学生宣传党的先进思想以及校园内的各种正能量信息,或者通过语音和图片联系学生;班级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辅导员就可以通过微信将学校的通知和活动推送到个人,让微博、微信真正发挥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开放教育学生思想的桥梁作用。

2.积极搭建平台,积极引导校园微文化方向。校园网络舆情往往通过开放教育学生的微博或微信反映出来,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到开放教育学生群体的微博或微信讨论中去,了解和掌握并影响校园微文化。具体做法是要重点关注那些能够对校园舆情方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草根领袖,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实时了解并监控网络的舆论动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确保校园网络舆情可控,并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3.提高开放教育学生媒介素养。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微博、微信获取诸如新闻信息、专业知识和各种传达正能量的有用信息。其次,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有真有假,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使开放教育学生不被虚假信息迷惑,并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冲击,提高自己应对网络的能力。再次,开放教育学生个体都可以成为校園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学生可以把校园发生的各种事件拍摄下来通过微博或微信发布出去,也可以直接对他们发布的信息进行转播,此外,辅导员还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使用技能,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开展互动,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四、中山电大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建设与研究保障机制。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得以持续、常规化,中山电大以组织保障、财物保障、制度保障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的长效保障机制。

2.成立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的组织和分工、足够的人力资源投入,确保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的扎实推进。把校园微文化建设纳入项目管理,并建立一系列制度,确保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持续开展,落到实处。(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制度。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立项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纳入项目管理、专人负责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项目专项经费列支制度等。(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制度。开放教育学生评优条例;定期邀请开放教育毕业生回访母校制度(毕业后二年);每学期进行开放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制度;优秀开放教育学生培养入党相关制度等。

总之,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微时代给开放教育学生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功能真正体现开放教育的特色,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想学就能支持学,就有所需的内容可学,并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丹,张森林,赵继颖.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影响——以黑龙江省5所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4,(12):59-63.

[2]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107-111.

[3]唐爱民,杨丽萍.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3,(3):11-15.

[4]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4):53-56.

[5]章友德.执政基础与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12):89-93.

[6]张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7(5):154-157.

[7]刘继强,申小蓉.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31(3):140-143.

猜你喜欢

微文化微时代网络化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