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共青团员思想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06-10刘学伟王鑫
刘学伟 王鑫
摘要: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高校团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以民办黑龙江东方学院团员思想状况调查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共青团员思想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就新时期团员青年的特点,在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强化团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建立长效育人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共青团员;思想状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35-02
团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证。共青团员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虽然有它的先进性和特殊性,但也同时具备了青年人所具有的普遍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上各种政治、文化思潮也不断冲击着团员的思想观念。同时,受生源层次、学校办学定位、育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共青团员还有其区别于公办高校的特殊性,为了增强民办高校共青团组织思想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团员青年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分析和整理,以应对新形势、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团员思想状况调查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共青团员思想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一、民办高校共青团员的思想状况特点
2014年9月,我们针对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实际并参阅了有关资料,编制了33个小题目、86个具体问题的《黑龙江东方学院团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随机从在籍学生中抽取了10个团支部,共398名学生团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并分层次约见13名学生个别座谈。根据对问卷调查和座谈内容的统计分析,结合工作中的实际体会,当前团员思想状况呈现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情結,能够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团员青年普遍对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有着深厚感情,对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伟大成绩深以为傲,在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回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斗争”的问题时,有68.2%的人选择非常关注,比较关注的有30%;有60%以上的学生选择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两会”召开、反腐败斗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开展和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等社会热点议题等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2.政治信仰薄弱,理想信念淡漠。通过调查,反映出团员青年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十分薄弱的,在“您希望自己成为一个A.坚定的共产主义者、B.社会主义的建设者、C.忠诚的爱国者、D.遵纪守法的公民”选题时,只有13%的学生选择了A,有45%的学生选择了B。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普遍缺乏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令人担忧。在调查中,有50%的学生赞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走向趋同”,有36%的学生同意“私有化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还有20%左右的学生在涉及政治局势、政治理论学习等问题上选择不太关注或难以判断。
3.团员意识淡化。基于目前高校普遍的团员全员化的现状,团员的先进性无从体现。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团员对党团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漠不关心,对团组织生活会反应冷淡,对团组织的疏远,个别团员不能按时主动地交纳团费,也就更无从去谈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4.具有全局观念,能够兼顾个人和集体利益。这一点在学生干部中体现得较明显,他们有顾全大局的意识,有为同学服务的热情,但必须把这一切都与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如果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多的会选择折中的办法来解决。在择业问题上也体现得比较突出,有90%左右的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高薪单位,有60%的学生表示在择业时会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兴趣,仅有不到1%的学生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乡镇基层工作。从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报名和最终参加情况也能看出这个问题,在2014年的2600余名毕业生中有26名学生最终参加了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其中国家级16人,省级10人,不到学生总数的1%,学生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仅有4名,但这在全省各高校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5.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的道德判断标准。当前,虽然社会上各种负面的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还是起到了较强的抵御作用,绝大多数团员青年是具备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的。比如在“您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这个选题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人格是否高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在就业问题上,有5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违约,要注重大学生和学校的荣誉,有40%的学生认为可以违约,但学校应该规范。
6.具备基本的纪律意识,但自觉遵守的控制力较弱。团员青年普遍对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表示支持,也赞同学校要从严管理,但自控能力较弱。在问卷调查中,有45%的学生表示对大学生通宵上网不赞同,但学校也不应该管理;有近40%的学生对校外租房表示赞成,认为在外租房自由,不受约束;有25%的学生赞同学生公寓通宵送电,方便上网玩游戏。
7.学习目的明确,但主动学习的习惯较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0%的团员青年表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就业、学知识,其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参与学术讲座等方面则有60%以上的学生反映出学习习惯较差,甚至有50%的学生表示完成作业时偶有抄袭,并且很少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籍。
8.缺乏诚信意识。这一点在相当一部分团员青年身上反映得比较突出,比如上课、活动迟到早退,考试作弊,不独立完成作业,就业违约等。这些虽然反映在少数人身上,但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引导将有逐步蔓延的趋势。
9.实用主义思想突出,对物质层面的追求高于精神层面。受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我们的团员青年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实用主义思想,以及对物质条件的挑剔。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比吃、比穿、比用,讲名牌、求档次,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所谓的社会实践勤工助学、交朋友闯社会上,对生活条件的要求高于学习条件。
二、基本对策
在对团员思想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民办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应对:
1.发挥团组织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团员思想的主流是向上的,是具有极强可塑性的,要深入了解团员的思想特点,客观评价团员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强化团组织的教育和服务意识,以服务青年为己任,努力为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各种文化、科创、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
2.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风建设,实现知行统一。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学风建设则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二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提示我们,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将个人成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动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实现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把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实现知行统一。
3.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要通过团课教学、团会学习等途径向团员青年灌输党团理论,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团员的头脑,把团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作为考核团员的重要指标。培养团员的团结友爱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是团组织凝聚力形成的纽带,团组织也要及时主动地反映团员的需要和建议,帮助团员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把团组织建设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先进组织。
4.建构长效机制,增强团组织创造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必须建构长效机制,力求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组织手段和完善管理机制,及时实现由随机性教育向系统性、专业性教育的转变,不断完善团员的教育、考核、评奖评优的机制,建构良性发展的新制度;明确由党组织指导团组织的活动,并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把团干部的选拔、培训、使用等问题纳入基层团组织的建设规划之中,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对广大团员干部的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团性修养,努力提高团干部的工作效力和理论水平;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力求將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到服务和贡献的层面上来;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实践育人,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以此推进和创新高等学校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综上,我们应该通过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让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高校共青团员们真正体会到国家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当代青年的呼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这一代人从“受益于改革开放”的群体成长为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反哺于社会发展”观念的新时期大学共青团员。
参考文献:
[1]黄楚文.差异化布点:激发高校共青团组织活力新机制[J].青年探索,2011,(2).
[2]徐春娣.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J].群文天地,2011,(10).
[3]文粉娟,赵攀攀.略论高校共青团工作精细化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
[4]刘艳.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