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牵手1号店,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2016-06-10石如意
石如意
近日,京东和沃尔玛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作为协议的一部分,1号店的品牌、网站和APP等所有资产被打包并入京东。数年间三易其主的1号店将何去何从?而京东、沃尔玛以及整个电商行业又会因为此次合作发生什么变化?
三易其主,昔日对手变股东
今年6月21日,京东宣布与沃尔玛达成一系列深度战略合作,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沃尔玛将获得京东新发行的约1.45亿股A类普通股,约占京东发行总股本数的5%,而沃尔玛旗下1号店的品牌、网站和APP等所有资产打包并入京东。此外,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并将使用京东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集团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和O2O电商平台“京东到家”,并成为其重点合作伙伴。与此前坊间流传“京东400亿元人民币收购1号店”的传闻不同,在京东与沃尔玛的协议中,1号店由传闻中的主角沦为配角。有电商策略分析师认为,“沃尔玛要战略投资京东,而不是京东要收购1号店,这完全是两回事。1号店只是沃尔玛想抛弃的负资产而已,打包卖给京东,也算是给自己留个颜面。”
自2008年成立以来,定位于“网上超市”的1号店经历过短暂的辉煌,2013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人民币,用户数也一度突破百万人。然而,1号店主营的快消品普遍客单价较低,利润空间小,资金一直吃紧,为此1号店先后引入平安系和沃尔玛的投资。可是,1号店的烧钱模式最终迫使平安系退出,与沃尔玛的合作也因理念冲突嫌隙渐生,此后包括创始人于刚和刘峻岭在内的中高层大量出走,1号店不仅未能如愿进入国内电商第一梯队,还被竞争对手甩得很远。
从当初与京东血拼,到如今卖身京东,1号店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尽管京东方面表示:“1号店在家居用品和食品杂货等重要品类,以及在华东和华南等重点区域有鲜明的优势,我们非常期待通过此次联手进一步推动1号店的发展。”但业界对1号店的未来大多不看好,许多1号店员工也忧心忡忡:“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股东,心情很复杂。再看看易迅被京东收购后的命运,让我们更加为1号店擔忧。”
各取所需,京东沃尔玛双赢
虽然此次交易最开始是以京东收购1号店的角度被曝出,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看,1号店都不是这件事情的主角,它更像是京东和沃尔玛博弈下的添头。在互联网行业,老大与老二合并共谋行业大局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是老二并购老六显然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互联网行业只有铁打的资本,没有永远的敌人。同当年京东与腾讯系电商从对抗到合并一样,京东和1号店也终成一家人。然而,有拍拍被关闭、易迅沦为“消费导购+众测网站”的案例在前,1号店也许同样将凶多吉少。毕竟在品类上,1号店仅仅是京东的一个子集,凭借更为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将其用户引入京东平台上显然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这就是综合性电商和标准品类垂直电商的区别。
虽然1号店的前途不明,但京东和沃尔玛却从此次交易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好处。从沃尔玛方面来说,每况愈下的1号店已经成为累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1号店的份额只有1.4%,不足以与天猫与京东等行业领先者抗衡。业内人士认为,1号店对沃尔玛电商在中国的业务做出的贡献不大,却消耗了沃尔玛大量成本,让沃尔玛已经难以负荷。除了自身业务发展面临困境,以天猫超市为主的线上竞争对手又直指自己的核心腹地,沃尔玛可以借助京东线上的力量,为自己的线下店插上“翅膀”,突破物流位置的限制,重新走上快速增长的道路。
对于京东而言,尽管此次战略合作交易方式与腾讯入股京东类似,但无论从时机还是战略意义上皆不可同日而语。相较于当初与腾讯的结盟为京东估值带来超过90%增长的巨大收益,如今牵手沃尔玛对公司股价的刺激仅为4.62%的上涨。而从业务协同来看,与腾讯的电商资产及流量支持相比,1号店历经股权变革和创始人出走等多项变故,在平台电商中的地位大不如前,能带给京东的好处少之又少。
不过,借收购1号店搭上沃尔玛这位实力强劲的盟友却是个不错的选择。沃尔玛强大的供应链、丰富的产品品类和国外市场,可以促进京东从3C产品向生鲜和日用百货等方面扩张,并促进京东全球购的发展。此外,也能为“新达达”带来更多的众包物流业务量,从而在与人人快递、饿了么“蜂鸟”、美团众包、我快到、51送和E快送等众包物流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牵制阿里巴巴,两大阵营的博弈
2015年8月,阿里巴巴和苏宁结成战略同盟关系,矛头直接指向了京东,因此有人将京东与沃尔玛的交易解读成是京东对阿里巴巴和苏宁结盟的回应。还有专家认为,沃尔玛加入“京腾集团”牵制了阿里系在电商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两大巨头各自的“联姻”,将使得电商两大阵营逐渐清晰。
无论京东的出发点是什么,此次交易能增加京东对抗阿里巴巴的砝码是毋庸置疑的。2015年,京东3C和家电业务全年交易总额达2 289亿元人民币,占到京东核心交易总额的51.3%。京东刚刚公布的618大促数据中,3C突出表现也最为抢眼,位居所有品类榜首。然而,虽然3C是京东起家的优势品类,但3C数码宏观市场趋于饱和,增速放缓。因此,京东需要在3C 家电品类之外的品类寻求突破,生鲜、杂货与服饰等品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京东深耕北京多年,但在华东市场中则不占优势,而1号店以生鲜和杂货品类起家,在华东地区发展多年,京东刚好能借助这一点打开市场。加上京东超市与天猫超市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一步显得尤为重要。毕竟,生鲜和杂货可能是目前国内实物电商领域仅存的一片大蓝海。因此,生鲜与杂货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品类。
京东在上市前后一直不遗余力地“去3C化”,扩大其他品类销售的比例。经过几年的努力,京东在3C家电之外品类的销售占比有了明显提升,用户的消费频次也在逐年增长,但与淘宝的差距仍然较大。而在“去3C化”和提升用户购物频次的过程中,有两大品类非常重要,一个是服装鞋帽品类,二是生鲜与杂货品类。服装鞋帽品类是淘宝和天猫的优势,近年来京东虽然在这个品类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然无法撼动淘宝和天猫的地位。在服装鞋帽品类苦战无果的情况下,生鲜与杂货品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目前,生鲜与杂货品类主要的消费还是在线下,但是其电商化进程正在加速,而且在这两个品类上,京东与淘宝和天猫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彼此间的差距并不明显,所以京东在这两个品类上的投入也是不计成本。前有43亿元人民币入股永辉超市和合并达达,此次又引入沃尔玛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方,本质上都是京东在生鲜与杂货领域增加的砝码。
在3C、家电、美妆、图书和服装等相对标准的品类中,阿里巴巴构建的流量体系和京东构建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这对其他垂直电商和传统零售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双雄争霸已经成为这些品类中的基本竞争格局,而且标准化程度越高,属于其他企业的机会就越少。如今,京东和阿里巴巴又将在生鲜与杂货品类掀起战争。
小编观点
京东接手1号店,并与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预示着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阵营日趋分明。从电商行业角度看,对抗由此前的“阿苏集团”对抗“京腾集团”,演变为“阿苏集团”与“京腾沃集团”之间的较量,在两大阵营下的各自站队会愈加清晰。“京腾沃集团”因为共同的竞争对手走到一起,战略协调,并且双方有共同竞争对手“阿苏”的情况下寻求破局,牵制了阿里系,避免了电商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京东来说,牵手1号店和沃尔玛虽然能增强竞争力,但也难免出现部分品类自营与平台间的博弈,未来仍需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