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慢慢来
2016-06-10刘耘利
刘耘利
我是一个性子有点急的年轻老师,总希望孩子们能迅速地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新学期开始,接手新班的我碰到了“慢吞吞”的小雪。刚开始,我很焦虑,不知道该如何与小雪相处,如何帮助她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随着持续观察和定期的记录和反思,我慢慢认识到小雪的慢,慢得有道理;同时,我也在重新审视自己,学会陪在小雪身边,静待她的慢慢成长。
班里的“小蜗牛”
时间:2014年3月13日
背景:小雪是班里比较特别的一个孩子——内向、胆小,不论是游戏,还是运动,她总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小雪的动作特别缓慢,往往老师跟她说了什么后,半天也不见她有什么反应。一天,午睡之前,我让宝宝们去小便,小雪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巧虎”的电视节目。为了避免小雪最后一个出来,所以我第一个叫了小雪去小便。
我说:“小雪,去小便。”小雪继续看着“巧虎”,我只能放慢语速大声再叫一遍:“小雪……去小便……”这次,小雪有反应了: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站定两秒后,迈开步子,慢悠悠地走向盥洗室。我也跟随其后走进卫生间里,只见小雪开始一个一个地看一遍卫生间里的小马桶,最后选定一个马桶,站好不动了。然后,她看看我,我也看看她。她开始慢慢拉裤子,一次没拉下来,又用力拉了一次,裤子拉下来了,然后转身走到小马桶旁边,看看小马桶的位置,又转过身来,慢悠悠地坐下来开始小便。
看到小雪小便后,我转身去叫其他小朋友进来小便,小朋友们陆续跑了进来,好了之后又跑了出去。几次下来,我发现小雪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小马桶上,我走上前去,蹲下来问:“小雪,好了吗?”小雪看看我没有反应。我又问了一次,终于小雪有反应了,抬起头细声细气地说:“好……了……”我提醒道:“下次好了就自己起来哦。”小雪点了点头,一只手扶着隔板,慢慢站起来,站定后,才慢慢伸手去拉自己的裤子。
我也逐渐发现,小雪不仅说话慢、对老师的反馈慢,而且各方面都慢。比如,你给她一个玩具,她就拿着玩具不动,你说去玩呀,她就走两步。
后来,根据教研时大家提出的建议,我放慢了和小雪说话的语速,发现小雪对我慢慢说话是有回应的。
好朋友
时间:2014年4月21日
背景:最近,小雪找到了一个好朋友——佳佳。自从有了这个好朋友之后,小雪在游戏和运动时不会再呆呆站在原地不动,而是会跟着佳佳一起活动:跟着她一起绕圈子,学她说话,跟着她一起做操。渐渐地,我能明显感觉到小雪的嗓门变大了点,行动也比以前有了进步。
今天,小雪的好朋友佳佳头上戴了一个漂亮的皇冠,一脸得意地在教室里跑來跑去,而小雪则是开心地跟在佳佳后面,脚步也从慢慢走,到渐渐加快。每次只要有家长走到班级门口或小朋友走进教室,佳佳总会凑上前去用手指指自己头上的皇冠问:“你说我漂亮吗?”小雪则是一直跟在佳佳身后,看着佳佳行动,听着佳佳说话。平平的外婆送平平来到班级门口,佳佳看到后马上冲到门口凑上去问:“平平外婆,你说我漂亮吗?”平平外婆看看佳佳笑着说:“你好漂亮啊。”佳佳听完开心地跑开了。这次,一直跟着佳佳的小雪却没有跑开,而是模仿佳佳,摸摸自己的头,脸上带着笑容,很小声地慢慢问:“你、说、我、漂、亮、吗?”
平平外婆没听到,但是这句话却让我眼前一亮,我开心地蹲下来说:“小雪非常漂亮。”小雪听到后瞬间收住笑容,小心翼翼地看看我,然后转身走了。
后来,每次游戏时,小雪跟着佳佳,模仿佳佳,我都会默默地看着。当小雪发现我时,我就会露出笑容或是伸出大拇指。过了三周后,一次当我对小雪露出笑容时,小雪竟然也对着我笑了笑。
新闻小主播
时间:2014年5月22日
背景:这段时间,我们请小朋友们根据值日生的安排,播报新闻。第一次报新闻,小朋友们都比较紧张,要么声音特别小,要么就是记不住新闻内容。这个星期五轮到小雪做新闻播报值日生。
那天,小雪慢慢地走到中间,小手不停地翻折着新闻稿。我轻轻拍拍她说:“开始吧。”小雪拿着新闻稿,大喘一口气后,开始播报新闻:“五一节期间,有很多人去赏花,可是他们不爱护小花,很多小花都被踩死了,请小朋友们要爱护小花。我的新闻讲完了。谢谢大家。”
听着小雪的播报,我心里的喜悦蔓延开来,没想到小雪不仅声音响亮,而且非常流畅。其他小朋友都睁大眼睛听着小雪的新闻播放。我说:“你们说小雪的新闻讲得好吗?”“好!”小朋友异口同声。“那拍拍手鼓励一下小雪吧。”小雪听到大家的掌声,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孩子和家长的反馈:我把小雪播报新闻的情况告诉了她爷爷。爷爷告诉我,小雪和爸爸昨天晚上练习了很长时间,并表示这样的形式很好,可以让小雪有锻炼的机会。
记录者的发现
故事1里,小雪心里明白应该做什么,但可能比较胆小、害羞、动作比较慢,又怕做错事情,所以会非常小心翼翼,再三确认后才会将成人的指令转化为身体动作。
故事2里,找到好朋友的小雪有了模仿对象。有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小雪不用考虑应该怎么做怎么说,也不怕会做错。
故事3里,在有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小雪的表现和平时完全不一样。对于内向的小雪来说,没有准备会让她感到紧张、害怕,有了准备就有了安全感。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小雪的动作慢、语言慢可能是源于内向、害羞的个性,害怕做错事情,每件事每句话都要再三确认才付诸行动。小雪通过模仿、准备,让自己有自信,更好地融入集体。
在回应、支持小雪的学习和发展时,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着急,不论是语言还是行为,多让小雪慢慢来,多鼓励小雪。我尽量鼓励、引导佳佳带着小雪一起活动,让小雪动起来,根据小雪的进步程度,鼓励其他小朋友和小雪做朋友。而每次多给小雪时间准备,让小雪能更好地表现自己。每当小雪进步了,我都及时鼓励。
同行者的声音
杨丽坤(华师大附幼教师):从慢悠悠的“小蜗牛”到能在集体前大方、流利地介绍新闻,小雪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陪伴小雪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也体验到了“等待”对教育的意义。面对“问题”,老师难免会着急,甚至把师生关系变成一根紧绷的弦,希望孩子快快解决问题,迅速长大。可是,如果我们这样着急,孩子又怎能放松下来呢?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里说的:孩子们其实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小蜗牛,于是我们要告诉自己换颗轻松的心,陪着孩子慢慢长大。
桑慧慧(华师大附幼教师):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老师不理解,就会焦急,会为孩子感到担心,并找出一堆担忧的理由,小雪的行为表现就很容易让我们这样。但恰恰是刘老师的细心观察、耐心等待和包容让我们发现,其实小雪在自然的环境中是能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我们成人要做的是提供适当的条件,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鼓励,而这些刘老师都做到了。
韩春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当慢悠悠的小雪遇上了急性子的刘老师,想象这个画面,感觉是一个充满冲突的“喜剧”故事。急性子的刘老师说话语速快,动作也快,所以她期待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对她快速的指令作出快速的反应。但偏偏遇上了慢性子的小雪,所以刘老师在前期和观察小组在谈论这件事情时,感觉要崩溃了。从观察记录中,我们也直接感受到刘老师那种快崩溃的心情。
当刘老师将小雪定为观察对象后,我们开始和刘老师讨论,小雪的这种慢是有意为之,还是天性使然。小雪的所有反应都有一个典型特点,那就是慢。感觉小雪从接收到指令,到思考如何采取反应,到最后用行为表现这样一个过程,要比其他幼儿整整慢了好几拍。
刘老师逐渐意识到,小雪的“慢”是天性使然。这种“慢性子”表现在,也许即使外界发生了地震等紧急事件,她都不会为之改变。成熟势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格塞尔明确指出,大自然厌恶千篇一律。因此,尽管成熟势力理论提出了兒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行为模式,但是也强调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格塞尔在判断人的行为发展阶段时,提出了四种评价能力,包括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其中,应物能是指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应人能是指儿童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从小雪的表现来看,她的应物能和应人能发展比较缓慢。
那么,刘老师该如何调整自己和小雪的相处方式呢?观察小组的老师同伴们建议刘老师在和小雪交流时,能够考虑其“慢”的特点,放慢语速和其他动作的速度,尽量和小雪保持在一个较为一致的速率上。当刘老师放慢语速后,发现小雪对她的指令和问题,能够作出一定的反馈。
在对小雪的观察中,刘老师也发现小雪的慢不仅来自于天性,更来自于内心的不自信。由于“慢”的特点,所以小雪很少有体会到成就感的机会,于是更不敢去尝试,更愿意躲在自己的“壳”里,选择无视或缓慢地应对来自外界的刺激。
为此,观察小组建议刘老师不要过多地去关注小雪的“慢”,建议她坦然待之。正如格塞尔提出的,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当儿童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成人应客观地看待他们的表现,耐心地等待他们度过这一阶段。
刘老师在接受了建议后,尽管不再急躁,但她还是持续地观察小雪,静候发展的转机。她发现了小雪有了一个好朋友,而且也很愿意模仿好朋友的一言一行。刘老师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当小雪的行为有了一点突破,敢于主动和别人说话时,刘老师积极而又持续地给予关注和反馈,慢慢地给了小雪一些自信,于是小雪开始对刘老师微笑了。
小雪又一次增加自信是在“新闻小主播”中,通过小雪和爸爸前期的反复练习,小雪成功地完成了小主播的任务。刘老师带着全班幼儿给了小雪一个大大的表扬。而小雪的“慢”也在这次的小主播任务中得到了克服,说话流畅,并且声音响亮。由于篇幅有限,刘老师没有再呈现小雪后来的成长故事,但是我们相信,小雪在这次事件后,她的自信肯定会慢慢建立,她的“慢”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小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老师在尊重儿童的天性和成熟规律上,仔细观察幼儿,敏锐地把握他们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暗示,抓住机会,更耐心、更灵活地对待幼儿,促进幼儿发展,体现了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