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016-06-10刘让贵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工程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对生活质量不断追求,建筑领域盛况空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快速递增,建筑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各地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也逐渐成为工程管理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谈一谈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方略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在国家推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不断增长的经济规模给建筑业带来了又一个高速发展的春天,同时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严重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降低了建设项目的效益【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核心位置,就必须提升现有的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只有高效的施工管理才能提高项目的质量,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进而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很明显当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已经无法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如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矛盾凸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破坏现象突出。施工引起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原材料与废物运输的工程车辆的无序管理对正常交通秩序的干扰等均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及企业形象。工程施工专业水准不高,原材料的非正常损耗、各种非标产品的滥用等均为资源的严重浪费。施工企业理念多传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设备、材料、劳资等管理制度。如水泥等原材料的管理不当,简单地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受雨水、阳光暴晒等自然条件影响,质量受到影响,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对用于原材料堆放、施工机械摆放的空间的规划意识淡薄,造成场地空间利用率低,增加了运行与管理成本。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陆陆续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现今的建筑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的黄金期。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成为建筑行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各类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代社会到处弥漫着浮躁的气息,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只关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而对施工质量往往并不太注重,“快餐时代”的建筑产品质量不可靠;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极度缺乏,一些非专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水准与技能,对任务的安排并不严谨,缺乏连贯性。现场监督人员的控制力过于薄弱,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施工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对自身的管理体系建设。

2.工序安排不科学,造成施工作业混乱

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作业种类多量大面广,不科学的施工工序往往会产生窝工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质量或安全隐患。某些特殊工程的操作程序及其严密,对操作工艺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操作中,人多事杂,错误的操作是必须避免的。小的过失可以局部调整,但是当影响到工程质量时,就需要返工重修,严重的影响工程进度而且还要承担巨额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正确的施工管理的引导而造成的建筑资源浪费已屡见不鲜【3】。

3.缺乏施工安全意识,安全事故频发

施工现场处处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第一只是建筑行业中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包含着建筑与设备安全,要保证建筑质量。现在很多在工地上工作的施工人员大都是外来务工者,没接受过正规的安全操作教育,而且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不懂得安全生产利害关系,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的投资也极度匮乏,施工人员没有劳动安全保障,这是对劳动者的不负责,也是对建筑工程的不负责,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工程质量和进度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4.各類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分工严重妨碍着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严重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缺乏质量、安全成本等意识,致使他们在管理施工人员的时候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不能制定出清析、规范的管理方案,这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会严重挫伤管理人员的自信心,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终究会丧失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的措施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

加强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强化企业各级员工的施工质量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关键,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与质量能力直接决定产品性能的优劣,企业应当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以此来督促和鼓励施工人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质量管理不仅仅指建筑产品质量,而且还包括建筑原材料质量,只有质量过关的原材料加上良好的操作技术才能达到要求的建筑质量。工程质量当然是施工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信誉、业务水平的现实体现。要将质量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施工作业的方方面面。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合理明确划分施工质量责任上下层级的界面,明确决策、策划、实施、监督等各方职责。严把质量关,建立前中后工序交接与复查制度,不过关不放行,层层保证过程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将资源调配、出勤考核、劳资奖惩办法等方面统筹应用,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地把好质量关。在材料选用方面,对市场材料质量进行全面调研,选择优质原材料。在工程技术设备方面,选择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的仪器设备以及工程机械。积极配合质监部门的定期不定期检查,在业主、施工、设计、监理、主管部门等各方之间形成管理合力。

2.制订科学合理的成本目标,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建筑产品是一种具有单一性的商品,企业是讲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主要是经济效益,因此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也是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承包商通过成本预测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依据企业资金状况合理的确定资金的支付计划。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人员、材料、设备等的投入,控制施工成本,在制定各种施工方案时要仔细的筛选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同时最大可能的节省成本,提高工程的效益。建筑企业施工所取得利润,是衡量该企业管理运营效能的有效指标,也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条件。在一定的施工合同条件下,积极寻求地降低施工成本有效途径,树立节约成本、人人有责的理念。制定成本考核办方法,强化各层级的成本制度。

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的投资,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及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自觉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界定各层级管理与施工人员的权、责界面,签署施工安全责任书,按照制度要求追究相应责任。优化施工人员作业与生活区环境,规范临时用水用电。建立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在早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定期不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记录,准确掌握安全状况,防患于未然。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保障安全生成设施资金投入,采用先进技术材料,建立安全的操作流程。

4.优化施工管理机制

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管理机制的优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活力。落后的管理机制会严重影响管理效率,影响项目的实施目标。因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施工管理机制,创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机制可以进一步分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奖励那些为企业做贡献的人员,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约束机制能使员工约束自己的行为。优秀的施工管理機制是对建筑企业工程利益的一份保障【2】。

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能,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施工企业管理者,确保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严格控制进度、加强成本、安全、质量等管理,采取多方面的优化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4,13:292+296.

[2]张从海.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J].四川水泥,2015,07:192.

[3]田伟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浅析[J].信息化建设,2015,09:238.

[4]孟凡营.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9

作者简介:

刘让贵,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猜你喜欢

施工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