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影响效果

2016-06-09霍晶晶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成功率心肌梗死心功能

霍晶晶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影响效果

霍晶晶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观察2组急救时间、心肌酶谱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生命体征指标,随访3个月,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DTC、DTL及DTB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急救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心肌酶谱指标及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降低临床急救时间,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急救后心肌功能恢复,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急性心梗患者急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为赢得临床急救时间及提高急救成功率,可对整个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流程优化不仅可提高院前转运成功率和降低急救时间,也可促进患者急救后心肌功能恢复[1]。本研究在多年急性心梗患者急救经验基础上,对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

71例,女23例,年龄42~77岁,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4±2.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3h,平均时间(1.2±0.4)h,合并高血压19例,高血脂23例,糖尿病10例,心肌梗死部位中心肌下壁14例,广泛性前壁17例,前间壁10例,后壁8例,下侧壁3例。对照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9±2.3)岁,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1.3±0.5)h,合并高血压15例,高血脂20例,糖尿病7例,心肌梗死部位中心肌下壁13例,广泛性前壁15例,前间壁7例,后壁5例,下侧壁2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接诊护理人员在患者发病入院后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急救安排,观察组则给予急救护理优化程序,具体优化程序包括:成立本院多科室参与的优化程序领导小组,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分析急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标准的优化流程[2],定期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并接听急救电话后详细询问患者具体症状及发病时间,电话中指导家属进行现场急救,对于家中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的患者,指导家属及时帮助患者服用,出现呕吐症状患者可在电话中指导家属进行清理呕吐物,避免堵塞呼吸道或误吸,要求患者家属在急救人员到达前避免移动患者[3],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赢得时间,安排人员及时出车,根据电话中了解到的大致病情做好相应准备,护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病情评估,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及生命体征监测,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相应对症处理,在转运至医院前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按照要求家属签署转诊同意书,送诊途中联系急救医生和ICU护理人员[4],做好抢救室及急救药品准备,患者到达医院后开启急诊绿色通道,组织急诊科、护理科及检验科等联动介入患者急救程序中,及早介入冠脉扩张及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急救时间、急救成功率、心肌酶谱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生命体征指标[5],急救时间观察指标包括入院到会诊时间(DTC)、会诊至导管室时间(DTL)及球囊扩张时间(DTB),心肌酶谱检测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酸激酶(CK),心功能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指标包括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E/A值、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生命体征检查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DTC、DTL及DTB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急救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急救效果比较(x±s)

2.2 2组心功能及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心肌酶谱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心功能及生命体征指标比较(x±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在发病后1 h内猝死,死亡原因多是院外无法抢救的心律失常,因此,及早入院接受PCI治疗是急性心梗抢救成功的关键,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缩短入院时间,让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7]。本文根据我院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了优化,以期最大限度降低院前转运、检查和处理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病后获得各项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由于能得到及时抢救,急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的临床急救能显著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故而观察组心肌酶谱及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后之所以能获得理想效果,源于该流程不仅能缩短转运时间,确保患者能及时接受PCI治疗,而且能明确责任分工,规范院前和入院护理人员的急救行为,在急救过程中能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最后,优化流程还能确保各项急救设备运转正常,各项风险评估措施能及时介入护理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急救安全系数,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医疗纠纷也有急救意义[8]。由此说明,护理流程优化可实现急救各环节无缝衔接,转变以往临床急救只注重急救成功率,而忽视护患、护医沟通的弊端,各护理环节优化后能确保急救措施更加有序[9],各项急救措施更加有预见性,真正体现了急救护理的时效性、计划性及准确性,从而提高急性心梗的抢救成功率。

[1] 刘绍芳,赵玉,陈海燕,等.改良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10A):56-57.

[2] 赵云,邹恒娣.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5,36(1):96-98.

[3] 赵珂.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3035-3036.

[4] 刘春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急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2013,3(22):122-123.

[5] 王曼,李蓉,辜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9-12.

[6] 刘雪贞.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25):111-112.

[7] 刘红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55-157.

[8] 胡娟娟,昌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效果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5,13(33):3360-3361.

[9] 丁红霞.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28-2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82

辽宁 110001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霍晶晶)

猜你喜欢

成功率心肌梗死心功能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