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6-06-09申爽
申爽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申爽
目的 研究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细菌感染性基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分别对其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另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行相同的检测,观察并比较2组儿童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同时,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施以针对性治疗,并对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别比较2组受检儿童的hs-CRP、WBC检测结果,观察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施以针对性治疗后,hs-CRP、WBC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s-CRP的变化程度相对于WBC明显更高。结论 通过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以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超敏C-反应蛋白;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
小儿细菌性感染属于儿科常见病,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避免病情发展,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途径。由于多数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十分典型,鉴别诊断的难度大,极易出现误漏诊的情况,加上临床治疗中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比较严重,细菌耐药性增加,也使得治疗效果不尽理想。机体应激状态在下,肝脏中会合成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使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成倍增加,而超敏C-反应蛋白则检测灵敏度更高,可以通过其含量变化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诊断[1-2]。本文随机选取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参与调查研究的患儿均符合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且经痰液、尿液、脑脊液等的实验室培养被证实。观察组患儿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9个月~6岁,平均(3.4±1.1)岁。另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3.6±1.2)岁。2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入院后的第2天清晨,经肘静脉抽取静脉血3 mL置于含EDTA-Na2的抗凝管中,常规离心分离后获取上层血清,将其置于-20℃的冰箱中保存待检。分别对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进行检测,hs-CRP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上海基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罗氏C70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WBC的检测采用sysmex-xn-b3血液常规分析仪,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盒上的说明进行操作。
对照组健康儿童行相同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检测结果的差异。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在3.0 mg/L以上时可视为阳性,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在10.0×109/L时可视为阳性。
1.2.2 治疗方法 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施以针对性治疗,一般性感染的患儿可以选择青霉素类药物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如患儿感染程度比较严重,则可以选择头孢类药物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常用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先经病原菌的培养鉴别后,经药敏试验确定合适的抗生素,保证用药的合理性。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再次对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健康儿童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分别比较2组受检儿童的hs-CRP、WBC检测结果,观察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主要检测指标的比较(x±s)
2.2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施以针对性治疗后,hs-CRP、WBC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s-CRP的变化程度相对于WBC明显更高。见表2。
表2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x±s,n=120)
3 讨论
儿童的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发生细菌感染性疾病,表现出体温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大、白细胞计数增加等情况,但是致病菌不同、感染类型不同,在病情及治疗上也有一定的区别。既往临床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常通过血常规检测,将白细胞计数作为主要检测指标,而考虑到儿童的应激机制不够完善,对感染的反应能力相对较弱,单纯的白细胞计数检查可能无法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准确反映[3-4]。
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够随炎症的出现而出现急剧增高的表现,正常情况下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几乎无法检测,而在机体受到细菌侵袭感染时,其能够发挥免疫调节与吞噬作用,通过免疫复合物的形成[5],刺激补体系统激活,并出现快速升高表现,对炎症的发生、组织的损伤等情况进行早期反映。超敏C反应蛋白相对于C反应蛋白检测灵敏度更高,可以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作用,对于控制抗生素的滥用也有重要意义,而白细胞计数则可以作用辅助诊断指标,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应用,提高诊断效果[6-7]。
本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健康儿童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与李长生[8]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也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后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两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但其研究中患儿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未完全降至阴性范围内,而本文研究中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更为显著,这可能与患儿的病情、治疗情况有关。同时,与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情况相比,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程度明显更大,灵敏度更高,有利于病情的监测,也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对患儿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以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1] 李俊,陈弘群,蒋世峰,等.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368-1370.
[2] 徐志锋,余梅娟,李志全,等.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3,19(5):669-672.
[3] 杜兴华,孙蕊,梅伟,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21(11):87-88,96.
[4] 陈梅,潘成明,宋海涛,等.198例发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3):1733-1734.
[5] 胡可,刘文恩,梁湘辉,等.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0-33.
[6] 张丽坤,崔健娇.血清PCT与hs-CRP联合检测诊断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445-3446.
[7] 李大登,魏小妹.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微循环学杂志,2014, 14(2):61-63.
[8] 李长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20-1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32
辽宁 125001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