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2016-06-09徐茂青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异位症不孕症开腹

徐茂青

对比分析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徐茂青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4例,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和不孕症的临床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腹腔镜组半年妊娠率和1年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开腹组切口感染5例(14.7%),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3.5%,腹腔镜组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能够在术后快速恢复,是一种微创、高效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特点,发病人群以生育期妇女为主。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不断升高,部分患者会因此病导致不孕,对患者生活和家庭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开腹手术,但是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欠佳,容易对子宫以及邻近组织造成损伤,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1]。腹腔镜手术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患者经问诊、查体和其他血清学检查均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已排除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患者、合并有严重凝血障碍患者。术前对患者丈夫精液进行检查,已排除男方不孕因素,患者均有生育意向。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6±2.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4±1.2)年;腹腔镜组患者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7.9±2.8)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4.9±1.3)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腹腔镜组采用全麻方式,行气管插管,患者取头低足高平卧位。腹腔镜采用标准的三孔操作方法,第一孔选在脐部下缘,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将直径为10 mm套管针穿刺如腹腔,内窥镜放入腹腔探查盆腔。第二穿刺孔和第三穿刺孔选在麦氏点周围,在此置入相关手术器械和套管鞘,通过内窥镜观察患者病变情况并分别进行手术,手术操作包括:异位病灶电凝术、输卵管通液术、粘连分离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卵异位病灶活检术等。术后彻底止血,盆腔进行冲洗,必要时放置引流管。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方法,手术切除方式与腹腔镜组相类似。术后给予2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服用孕三烯酮,1粒/次,2次/周,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半年、1年的妊娠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期间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病例资料以及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2组患者各临床研究指标显示两者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x±s)

2.2 2组患者术后任何妊娠情况比较 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结束后,腹腔镜组半年妊娠率和1年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半年、1年妊娠率比较[%(n)]

2.3 2组患者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 2组接受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器官功能损害,开腹组切口感染5例(14.7%),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随访结束后,开腹组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3.5%,腹腔镜组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9%,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容易使患者并发不孕症,对患者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期待疗法、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现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方法[2]。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手术方法是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是传统术式,该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该手术方式一般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切口感染[3],本次研究中,开腹组患者有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腹腔镜组无切感染发生,这是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的优势。由于开腹手术切口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本次研究中,开腹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腹腔镜组,说明行开腹手术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腹腔镜手术目前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4]。(2)腹腔镜手术术野比较广泛,手术中可以对腹腔和盆腔内情况有清楚了解,手术中容易发生细小病变[5]。(3)手术操作较为简单,能够将病灶彻底清除,避免术后出现粘连等情况[6]。(4)可以对盆腔中不良解剖位置予以纠正,减少腹腔液中的活性物质[7],提高患者再次受孕几率[8]。本次研究中,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这就充分体现了其切口小的优点,并且患者在手术后较早的进行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也短于开腹组患者,且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亦具有优越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随访半年和1年妊娠率均高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患者复发率较低,妊娠情况良好,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开腹组,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张辉.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28):129-130.

[2] 周海梅.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3):173-175.

[3] 王彧,范可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630-632.

[4] 刘俊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4,2O(3):51-52.

[5] 阮璐璐,王蕾香,邹青,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临床疗效分析[J].淮海医药,2014,32(4):362-363.

[6] 马又芳.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128例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9):1699-1700.

[7] 陈靓芬,陈小平,曾洁华.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8):28-30.

[8] 彭祥炽,黄巧灵,刘燕,等.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 27(3):297-29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18

江西 332005 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徐茂青)

猜你喜欢

异位症不孕症开腹
假排卵与不孕症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