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2016-06-09廖新艺胡庭香方家香
廖新艺 胡庭香 方家香
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廖新艺 胡庭香 方家香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工作满意率。方法 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给予另外28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设为观察组。通过观察统计,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住院时间与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率明显较低,同时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较高,上述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感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宽颈动脉瘤指动脉壁血管异常发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该种疾病具有发病急、致残率与死亡率高的特点[1]。现阶段,介入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中开展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处置活动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多种技术限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患者通常会发生一系列的术后临床并发症,给患者的治疗转归过程造成程度显著的不良印象影响,因而针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恰当的围术期治疗处置,具备充分的临床应用价值[2-3]。本研究选择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28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后,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2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5±7.3)岁,椎-基底动脉瘤5例,左、后交通动脉瘤3例,右、后交通动脉瘤8例,颈内动脉瘤2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9例;28例设为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70.2±6.8)岁,椎-基底动脉瘤6例,左、后交通动脉瘤5例,右、后交通动脉瘤7例,颈内动脉瘤2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8例。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加强对患者的意识、瞳孔、言语以及肢体运动变化的观察;全程监测患者的持续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通畅,帮助患者适当地调整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防止腹压增高,引起局部出血;叮嘱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与患者沟通,消除其不良情绪。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定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等变化情况;叮嘱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保持平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行低浓度氧疗;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免其发生血栓;保持引流管内口低于其出口位置,防止逆行感染,当引流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颜色变深时,及时报告医生。告知患者术后应尽量减少下床活动,如果情况严重,则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1.3 评价指标 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感染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术后各项指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感染率对比[n(%)]
2.2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脑动脉壁局部先天性缺陷或腔内压力升高造成囊性膨出,另外,创伤感染、血管壁破裂也会导致该种疾病的产生[4-5]。这种疾病极易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现象,患者经过确诊后,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就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最终死亡[6]。部分患者动脉瘤破裂常见的诱因有重体力劳动、咳嗽、酒后、情绪激动等,患者发病时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意识障碍。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7]。但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可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巩固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本院5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围术期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7.4±3.2)d,与对照组的(33.6±4.5)d相比明显较短,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感染率21.4%,与对照组(55.6%,48.1%)相比明显较低,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总满意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给予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叮嘱患者多进食易于消化、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多喝水,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忌食刺激性食物,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8]。
综上所述,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感染率,确保手术疗效,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丽静,乔玉娟,于晓波,等.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0):1184-1186.
[2] 伍健伟,何伟文,梁建峰,等.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8):492-496.
[3] 高佩珠,孙菊芸,丁文彬,等.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72-1974.
[4] 许占新,王海霞,王瑜,等.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27-4028.
[5] 陈玲,侯芳,翟君丽,等.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5(4):347-348.
[6] 李冬梅,倪宝英,李红月,等.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2(S1):202-203.
[7] 王龙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河北医学,2015,21(9):1474-1477.
[8] 汪海岚,李艳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护理体会[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73-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81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廖新艺 胡庭香方家香)
胡庭香 E-mail:9369587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