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

2016-06-09陈宝龙彭家明

当代医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创伤性红细胞

陈宝龙 彭家明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

陈宝龙 彭家明

目的 观察在大量输血的情况下,输入完全不相同比例的红细胞以及血浆对由于创伤性而出现失血患者的救治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创伤性失血患者12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同时所选取的患者全部需要输入>10U悬浮红细胞。按照相关标准,入院24小时内所输入的血浆和悬浮红细胞的比例,将所选取的患者分成低比例组、高比例组以及中比例组。对比患者通过大量输血之前与大量输血之后与3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入院接受治疗时间段内红细胞输入的总量以及生产差异。结果 和输血之前实施对比可以发现,中比例组与高比例组患者通过一定量的输血之后PT-INR以及APTT没有非常明显的改变,而低比例组的PT-INR以及APTT升高非常明显(P<0.01)。高比例组、中比例组以及低比例组患者通过输血之后其凝血功能的相关标准、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内红细胞的输入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内红细胞所输入的总量3组患者也各不相同,不过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大量输血的情况下,低、中和高比例的输注血浆实施对比可以发现,高比例的输注对预防创伤性失血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非常有利,可以显著减轻患者住院时间段内红细胞的输入总量,最终能够有效节约血液资源。

血浆;红细胞;创伤性失血;凝血功能

就目前临床研究看,创伤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就是创伤性失血,而实施大量的输血则是对创伤较为严重同时失血量较大患者救治的主要方法[1]。不过大量的输注红细胞悬液在某种程度上说又会诱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凝血因子的稀释,诱发创伤凝血功能障碍,与此同时创伤性凝血功能的出现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2]。相关研究显示,新鲜的冰冻血浆:也就是浓缩红细胞高比例输入能够有效改善创伤性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以及提升其生存率[3]。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熟悉我国血浆和悬浮红细胞的输入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的治疗影响,此次研究以回顾性分析创伤性失血患者12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的方法对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创伤性失血患者12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比例选取标准是:由于创伤性而诱发的失血并热,同时入院24小时内所输入的红细胞≥10U。排除标准是:年龄<16岁或者年龄>80岁的患者。

1.2 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比例 所选取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的24小时内,其悬浮红细胞的输入不尽相同,其中输入最多的患者为64U,输入最少的患者为10U;而所输入的血浆也各不相同,其中输入最多的患者为6200mL,输入最少的患者为0mL。对血浆和悬浮细胞的输入量实施对比可以发现,把患者分为高比例组,中比例组与低比例组。每组患者例数分别是:55例、42例以及31例。高比例组患者血浆:悬浮红细胞≥1∶1,而中比例组患者的血浆:悬浮细胞=1∶2~1∶1,而低比例组患者的血浆:悬浮红细胞≤1∶2。

1.3 患者凝血功能检查 对所选取的3组患者输血之前以及输血之后PT-INR以及APTT实施监测,对比在大量输血的情况下输血之后与输血之前3组患者数据差异。

1.4 其他数据 对患者输血之前与输血之后的血气以及血常规数据实施收集,重点对血红蛋白、动脉血pH值以及血小板实施对比研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资料对比 见表1。

表1 128例患者生命体征资料对比分析

2.2 患者住院时间段红细胞输入总量和其他血液成分研究 此次研究所分析的3组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内红细胞输入总量有一定的差异,高比例组∶中比例组∶低比例组=(19.7±6.2)∶(25.7±11.2)∶(26.5±7.9),分析发现高比例组患者的红细胞输入总量要比其余2组低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后两者实施对比发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组患者24小时之内悬浮红细胞血小板与冷沉淀输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大量输血之前以及大量输血之后不同输入比例患者血常规等数据分析(x±s)

2.3 不相同输入比例患者的血液制品使用状况 见表3。

表3 不相同输入比例患者的血液制品使用状况(x±s)

3 讨论

实际上在创伤患者很多致死原因中,由于创伤性失血而诱发的死亡占据的比例非常大,占死亡创伤死亡人数的40%,而创伤死亡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死亡即为创伤脑损伤[4]。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创伤较为严重,同时失血量较大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大量的输血对其实施治疗[5]。不过大量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输入红细胞的悬液会诱发凝血因子出现稀释现象,诱发创伤性凝血功能的障碍,而实际上创伤性的凝血功能如果出现障碍则会导致患者酸中毒或者低体温情况加重[6]。

通过大量的输血之后会使得患者血液出现稀释现象,此时凝血因子也会随着减少,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障碍,而一般的冰冻血浆内存在的稳定凝血因子,对绝大多数输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7]。这样在大量输血的过程中,输入血浆以及冷沉淀能够有效补充凝血因子,最大限度的防止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对于创伤性患者而诱发的大量失血情况,研究表明高比例的输入血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红细胞的用量,所以面对创伤性大量输血患者可以建议食用大量输血的方案,输入血浆和悬浮红细胞的比例应该控制在1∶1,之后依据凝血功能等相关实验指标,有效补充血小板以及冷沉淀等相关的血液成分[8]。

[1] 刘志辉.创伤性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12,18(15):92.

[2] 韩慧.血浆CRP、WBC在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4,20(14):31-32.

[3] 詹以安,钱克俭,王联群,等.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1):66-68.

[4] 戴小峰.不同比例血浆及红细胞悬液联合输注对创伤性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4(22):17-18.

[5] 林玉甜.大失血患者输注高比例新鲜冰冻血浆的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137-1139.

[6] 熊勤.创伤性大失血患者输注不同比例血浆与浓缩红细胞后的凝血功能检测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3):285-286.

[7] 杨菊红,卢春生,曹文平,等.合理输注成分血对大量失血患者输血量及DIC发生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17):3693-3694.

[8] 黄长顺,陈春茹,张益维,等.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对骨科大手术减少失血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2, 34(14):1202-1205,12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10

江西 341000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 (陈宝龙)341004 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彭家明)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创伤性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