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秦桧马屁的后果
2016-06-08晏建怀
晏建怀
宋朝这个文化盛世,既产文人,又产马屁,而且是相当有“水平”的马屁。秦桧当国时,一人独相,掌管全国干部的升迁任免,围绕在他身边察颜观色、献媚周旋的士大夫多矣,其拍马屁功夫之精深、手段之精巧、“马料”之精妙,“叹为观止”。
最简单的手法是投诗歌颂。绍兴十五年(1145),秦桧“一德格天阁”落成,举国庆贺,某朝士寄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其中有一联说:“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把秦桧比喻成名相伊尹和管仲,秦桧大喜,立刻超次提拔。另一候补官员也献诗说:“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蛾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歌颂秦桧刻苦好学,勤政务实,随即也被安排了很好的职位。
当时,士大夫挤破脑袋往宰相府送礼,什么金银财宝、山珍海味、地方特产,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真是不计其数。然而,惯看秋月春风的秦桧眼睛都不瞄一下,除了偶尔用一点,其余统统丢到地下仓库,任虫蛀鼠咬,至于哪件珍奇是谁送的,鬼晓得。
广东经略安抚使方务德深知拍马屁之道,认为要让宰相记得,必须让宰相知道,要让宰相知道,必须让宰相使用。为此,他不在礼品的贵重上攀比,而是在“心思”上发力,剑走偏锋。他请来能工巧匠,研究出一种特殊工艺,在蜡烛中添加各种高级香料,制作出一笼与众不同的蜡烛。制成后,他又安排亲信小卒快马加鞭送至京城,并交代小卒,事不成,不准归。根据方务德的授意,小卒花重金买通了宰相府主管库藏的小吏,请对方如此这般依计行事。小吏收人钱财,自然言听计从。一日,秦府大宴宾客,小吏乘蜡烛快要烧完之机,向秦桧请示说,广东方经略送来一笼蜡烛,建议一试。当蜡烛点燃之后,全场客人只觉异香扑鼻,满座惊呼,纷纷赞叹宰相家的蜡烛神奇!秦桧也没见过这种香烛,特别高兴,便问小吏,方经略送来的蜡烛还有多少?一数,连刚才点燃的,总共才四十九支。问何故?小吏急忙叫来守候在门外的方经略手下小卒,让他当面向宰相汇报。小卒说:“方经略招揽天下巧匠,搜集天下奇香,手工特制此香烛,专供您使用,仅制五十条,制成后,担心不佳,试燃了一支,不敢以其他蜡烛充数,故呈送的就只有这四十九支。”秦桧听后,惊喜异常,感动方务德“奉己之专”,于是“待之益厚”,把方务德收为心腹,方务德因此官运亨通。
当然,拍马屁不是人人都有好运气,也有马屁拍到蹄子上,甚至被踹上一脚的。四川产锦,云锦、蜀锦、宋锦、壮锦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锦”,蜀锦以历史最久、工艺最精、质量最美著称于世,古人称之“其价如金”,为历朝贡品。郑仲任四川宣抚使时,蜀锦就是他结交权贵的“敲门砖”。“一德格天阁”完工后,郑仲给秦桧送来一张蜀锦地毯。好阁配好毯,秦桧当然喜不自胜,命人铺在阁上,左右端详。但令人惊异的是,地毯铺上去,竟然与阁的面积毫发不爽。可见,宰相建阁,为了献上一块好地毯,郑宣抚把阁的尺寸都弄得清清楚楚,也是用足了心思吧?然而,大出意外的是,秦桧看到地毯铺上去分毫不差,突然拉下了脸,非常不快。结果,郑仲不仅没有因此受到重用,反而备受秦桧冷落,再也没有得到重用提拔。为什么会这样呢?郑仲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拍马屁当然要用心思,但心思花得太深,把宰相的家底都摸得一清二楚,你叫他如何不发怵,你万一不小心发个微信什么的,那还不引火烧身?
权力是马屁的孵化器,高度集中的权力让马屁高度集中,因而衍生出种种怪状。
【原载2016年5月20日《义乌商报·精读时代》】
插图 / 秦桧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