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建筑的发展与未来

2016-06-08郭建峰谭定生

科技视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继承创新传统

郭建峰 谭定生

【摘 要】快速高效的社会发展,促进了城市地产产业的异军突起。城市的蓬勃发展,这也迫使乡村发生巨大变革。乡村建筑在变革的过程中,乡村建筑面貌急剧变化。从乡村建筑的现状出发,以专业的视点和充分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理性分析,乡村建筑不宜呈现目前这种建筑形制,而应是在传统乡村建筑的形制上,经过不断创新而形成一种新的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体现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关键词】传统;乡村建筑;继承;创新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城市的突起和发展吸引了无数的农村人口,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孕育了城市发展的典型特点即快速、高效。农村大部分人口经农村到城市发展,后再返回农村,并将其特点嫁接到乡村的发展变革中。在乡村花园洋房、小别墅以及快餐式的住宅成为了当下乡村建筑的时尚和主流。乡村建筑形式西化、功能简化、文化内涵消逝,传统的乡村建筑形制正渐行渐远。传统的乡村建筑本是我国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建筑,而现在各个地域、区域建筑形式千篇一律。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乡村建筑所形成的特征旗帜鲜明。

1 目前乡村建筑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1 “原生性”丧失

失去了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地域文化是乡村建筑赖以存在的生命力,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氛围、自然条件下所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乡村建筑最鲜明的旗帜,是乡村建筑特色最直接的反映。“原生性”的丧失,不仅会对乡村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建筑的主体——人的影响也无法估量。

1.2 “秩序性”短缺

乡村建筑生长在乡土本应是一幅天然的美丽的画卷,“秩序性”短缺主要表现在乡村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失去了本土特色,西借东用,乡村建筑在地理位置上的分配更是杂乱无章,这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拥有良好秩序性的建筑,才能与环境相得益彰、和谐共生。

1.3 “生态性”缺乏

“生态性”这一理念在近几年里风靡城市,在乡村却无从听说。我国几经磨难而保留下来的传统木构和夯土等建筑却“生态味”十足。传统乡村建筑具有良好的生态性,在建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的朝向、选址以及充分利用本地域的建筑材料以赋予建筑文化内涵和展示地域特色。

1.4 “创新性”不足

乡村建筑它的生长变化同其他事物一样,也会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若乡村建筑仅仅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照搬照抄,这是不利于乡村建筑发展和进步的。乡村建筑需要在传统建筑的形式上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物质和精神方面等各方面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继承和创新相融合,才能够真正建造出适合当代人居住的乡村建筑,才能够继承传统乡村建筑的文化精髓。

2 乡村建筑的形势

乡村建筑是经过中华五千年历史洗礼的结晶,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人之于建筑的需求从未改变。乡村建筑是我国现代展示传统建筑的活化石,同时乡村建筑也体现着传统民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而如今它却被人抛诸脑后、甚至被人们遗忘,乡村建筑的形势不容乐观。

2.1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从而加速了乡村建筑的消逝

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给他们的带来了机遇和财富,但这也冷漠了农村。财富的增长加速了乡村农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速度,改善居住条件则成为了财富的首要体现。一人如此,众人皆效。一夜之间别墅、小洋楼在乡村一跃而起,并成为了时尚,传统乡村建筑的风貌随之而改变。传统乡村建筑在农村变革的急流中勇退了,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这原本属于它的舞台。传统乡村建筑,它是一段历史的沉淀,一段岁月的映照,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消亡,更是一段历史的泯灭。

2.2 文化知识的浅薄,保护传统乡村建筑观念和意识的缺乏,也加速的乡村建筑的消逝

社会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人们的文化知识和受教育程度也在随之而提高。但事实恐非如我们所愿,很大一部分人受教育程度愈高,其历史文化知识越贫瘠。社会经济效应刺激着他们,让其变得浮躁,甚至是功利。在农村没有人去思考、去反思欧式建筑风格、现代建筑风格、西班牙建筑风格对传统建筑带来的影响!人们却沉醉于外来文化之中,深深不能自拔。对历史的无知,对传统乡村建筑的蔑视加速了传统乡村建筑的湮没。

2.3 对乡村建筑的发展没有正确的引导,长期处于自由发展的模式,这也加速的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经过几千年历史验证的真理。乡村建筑的自由发展模式没有让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相反则使其不伦不类、面目全非、满目疮痍。适度的适当的规范引导是有利于乡村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创造出适合当下人们生活的居住、生活空间。

3 乡村建筑的未来

乡村建筑的现状是经过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过程而呈现出的一种现实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任重而道远

3.1 乡村建筑的发展、传承和创新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乡村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庞大、持久、系统的过程,它需要国家的统筹规划,需要国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建筑的形式进行总体定位和把握。同时乡村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法律支持、资金援助。

3.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这也正使得我国的文化异常丰富和精彩纷呈

区域文化是区域乡村建筑赖以生存的源泉,在乡村建筑中充分融入本地区的文化,深度挖掘本地域的特色、特点,有利于乡村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

3.3 乡村建筑的发展也离不开建筑师的耕耘

在设计乡村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乡村建筑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人们生活、生产的产物。同时区域的环境、社会经济、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也制约着建筑的空间布局、造型特征、色彩质感、装饰风格等方面,这也要求建筑师在乡村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注重对乡村人们生活方式的研究、提炼、把握与安排,并将此作为重要的设计环节以从分考虑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差异性来创造适合人们生活的空间。

3.4 在乡村加强对人们的文化教育和对传统乡村建筑知识的宣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复苏,有利于增强、加强人们对保护乡村建筑的认识和意识以促进乡村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

乡村建筑是文化的体现,是对历史的传承。乡村建筑应当传承和发扬传统乡村建筑的优良特点,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融入文化的乡村建筑才能够得以生生不息,这样才会改变当前乡村建筑千篇一律的现状,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空间,才能够让后世对历史和民族文化产生深刻和直观的感受和体会。

【参考文献】

[1]王澍.世博会的“乡村建筑师”[N].瞭望新闻周刊,2010.

[2]成辉.西部地域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张群,梁锐,刘加平,等.乡村建筑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2015(1).

[4]方松林.乡村建筑发展观[J].美术大观,2011(8).

[5]廖沙泥,谢志贤.拯救·传承——新乡村建筑发展的反思[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6]谢志贤.乡村建筑传统与革新的探索[J].福建建设科技,2012(3).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继承创新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