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紫薄鳅亲本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
2016-06-08洪斌
洪斌
摘 要:该文从亲本选择、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等方面介绍了紫薄鳅的亲本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
关键词:紫薄鳅;亲本培育;人工繁殖
中图分类号 S9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123-02
紫薄鳅,属鲤形目、鳅科,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水系,故也称之为长江紫薄鳅。紫薄鳅是底栖性鱼类,体型小,数量稀少,近年来受气候、环境及人为等因素影响,在其分布区愈加少见。为保护这一珍稀品种,笔者开展了紫薄鳅亲本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长江紫薄鳅的亲本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1 亲本选择
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紫薄鳅作为亲本。紫薄鳅雌雄在非繁殖季节不易辨认,在繁殖季节容易辨认。雌性亲鱼个体腹部膨大、外凸,有弹性,胸鳍末端呈扇形,活动较缓慢;雄性亲鱼个体匀称细长,腹部平直,胸鳍末端尖细,活力较强。
2 池塘培育
2.1 池塘基本条件 选择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土壤中性或微酸性,壤土、粘土或黄土修建紫薄鳅亲本池塘。养殖紫薄鳅亲本的池塘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空气无污染,符合渔业生产标准。面积1 300~2 000m2,东西走向,养殖期间保持水位0.6~1m,池塘底部淤泥深度15cm,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且要求自动排放,进水口高出水面0.3~0.5m,排水口设置滤网防逃。
2.2 清塘处理 亲本池塘在放养前要严格消毒,池塘留有10~20cm深水体,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00~150kg/667m2,化水后全池泼洒,杀灭病原体。每667m2池塘施入200kg经过无害化处理的鸭粪等有机肥,培养天然生物饵料。
2.3 投放 紫薄鳅亲本的规格要求:雌鳅体长15cm以上,体重25g以上,雄鳅体长12cm以上,体重15g以上。投放量:每667m2投放亲本紫薄鳅300~350kg。雌雄比为1∶2。
2.4 池塘管理
2.4.1 巡塘 坚持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紫薄鳅的摄食活动情况,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加强对防逃设施的管理,发现漏洞及时修复。清除敌害生物,如水蛇、青蛙、龙虾等。
2.4.2 投饵 春季当水温达到10℃以上,亲本池塘进入投喂管理阶段。每日2次,投喂时间:上午10:00,下午16:30。日投喂量:鱼体重的1%~2%。水温达到20℃以上后,日投喂量增加到2.5%,水温低于10℃时不投饲料。紫薄鳅亲本专用料营养要求:粗蛋白32%,脂肪含量低于2%,并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亲本培育的过程中适当添加鱼糜等鲜活饵料,以促进亲本性腺健康发育。
2.4.3 冲水 水温到达15℃以上,每7d冲水1次,每次1.5h左右,用流水刺激亲本紫薄鳅性腺发育。但是流水刺激不可过量,否则易导致流产、早产。
2.4.4 病害防治 春季水温在10℃以上后,亲本培育工作全面开展。病害防治工作要遵循“有病早治,无病预防,防重于治”的原则。要及时清除残饵、病死紫薄鳅,发现紫薄鳅生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定期用聚维酮碘、强氯精、二氧化氯等药物预防鱼病。
3 人工繁殖
3.1 亲鱼催产暂养池选择 亲鱼催产暂养池面积为10m2的水泥池2个,水深为50cm,池水表面1/3面积为鲜活的水花生覆盖,池底设置石棉瓦呈30°供其隐蔽。池中摆放充氧导管,暂养期间视亲鱼活动和需氧情况适时充氧。繁殖季节分别选择人工驯化养殖1a的亲鱼与当年野生捕获经暂养的个体放在不同的水泥池待催产。
3.2 产卵网箱的设置 产卵用的网箱8只对应放入催产的每组亲鱼,网箱单箱面积为0.5~1m2,网目为60目,产卵箱设置在水泥池内,入水深30cm。网箱内放入1~2kg鲜活的水花生,并配备充氧设备,每只网箱放入2只气泡石,亲鱼催产入箱后,立即充氧直到催产结束不间断充氧。
3.3 催产
3.3.1 激素配伍 雌鳅DOM0.5mg+LRH-A20.5ug+HCG100IU3种催产剂混合进行催产,雄鳅减半。
3.3.2 注射方法 采取背部肌肉注射方法。一人用操网捞起亲本紫薄鳅,放在操作平台上,立即用专用控制网罩住,用手轻轻将紫薄鳅固定,另一人开始注射药物,采用背部肌肉注射,向着头部与鱼体呈30°角刺入肌肉,深度0.2cm。注射后立即将紫薄鳅放入清水中,注射后亲鳅不能挤压,及时运走待产。
3.3.3 技术要求 注射时要求2人配合默契,动作娴熟轻快,整个注射过程不超过2h。
3.4 产卵孵化
3.4.1 产卵 注射后的紫薄鳅及时放入产卵池中待产,效应时间为25℃时10h左右,28℃时8~9h。采用自然受精,受精卵粘性,但粘性差。注射后的亲鱼采用微流水刺激,效应时间到时紫薄鳅便发情产卵。产卵结束后,立即将受精卵转入孵化阶段。
3.4.2 孵化 模拟半自然环境。水泥池面积10~15m2,池底铺沙10~20cm厚,占池底面积的1/5~1/2,内置遮阳物以不超过池面积1/2为宜(如水葫芦),池壁上口用PVC管道进水,池底出水,水深0.8~1m,投放鱼卵10万~20万粒/m2;开始要加大水流并不停用操板从底部将鳅卵翻起。此时受精卵三三两两地粘在一起,并粘有一些污物。经过30min的冲水操作,受精卵开始散开,并呈现出淡黄色,较透明,卵球两极分化,出现动物极和植物极。紫薄鳅卵膜薄,为防紫外线伤害,孵化时要设遮阳网等避光设施。水流控制采取“慢—快—慢”的方式,以可见到受精卵冲到水面为准,流速控制在0.1m/s,出膜前后加大流量至0.2m/s,完全脱膜后,水流速度适当减慢。当鳅苗能平行游动时,水流再减慢些,以免鳅苗因水流过快而过多消耗体力。
3.5 紫薄鳅苗起捕 紫薄鳅苗刚孵化出时全长仅为3~3.5mm,吻端具粘着器,水温22℃时出苗30~45h,能做简单的游动,此时是紫薄鳅幼苗下塘的最佳时期。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