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淮北小麦后期生育的气象因子分析
2016-06-08费淑玲赵玉风赵永敢陈若礼
费淑玲 赵玉风 赵永敢 陈若礼
摘 要:该文介绍了淮北地区小麦孕穗后生育进程,分析了影响小麦后期生育的气象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麦;生育过程;气象因子;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49-02
淮北地区小麦一般在4月上旬末至中旬孕穗,随后抽穗开花,4月底至5月初开始灌浆,5月末至6月初成熟,历时60d,占小麦全生育期的1/4。小麦孕穗标志着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后期生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构成产量基础的成穗数已经定局,而穗粒数和粒重则是在开花和灌浆阶段形成。小麦后期生育进程受小麦本身遗传性的影响,不同类型小麦的表现不同;同一类型小麦在不同生态类型条件和同一生态类型地区的不同年份,因气象因子变化,其表现也不尽相同。研究和了解本地生态条件下,影响小麦后期生育进程的因子,据此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趋利避害,创造有利于小麦后期生长生育的条件,促使多成穗、成大穗、籽粒饱满,以达到提高单产之目的。
1 淮北地区小麦孕穗后的生育进程
正常年份,淮北地区适期播种的小麦于4月上旬末至中旬孕穗,随后抽穗,抽穗后3~5d开花,一个麦穗花期3~5d。开花顺序为:中部-上中部-下中部-上部-下部,小麦灌浆的顺序与开花的顺序相同,而一个小穗则是两边的子粒先灌浆,中间的后灌浆。一块麦田从始穗到齐穗5~6d。4月末至5月初开始灌浆,历时30d左右,5月底至6月初成熟。
小麦生长发育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小麦孕穗—成熟所需适宜的外界条件是:4~5月份平均气温为15~17℃和20~24℃,而濉溪县历年平均4~5月份平均气温为15.2℃和20.6℃。所需自然降雨为100~150mm。濉溪县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为117mm,日照数为430.7h。从总来看,濉溪县的气候条件可以基本满足小麦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生长发育良好,就能获得较好的收成。2013-2014年小麦生育期间淮北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特别是4~5月份气候条件非常利于小麦抽穗、开花、灌浆,5月份日平均气温15~29.5℃;日照264.7h,比历年同期多35.3h,日平均日照8h以上;累计降雨92.2mm,由于时空分布均匀,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17%~19%的适宜范围内。小麦灌浆早,持续时间长,穗粒数增加3粒以上。过去一般年份麦穗中部有4~6个小穗有3个子粒,余者2个子粒,而2014年麦穗部4~6个小穗有4~5个子粒。在杂交后代(F1、F2)发现一个小穗有6个子粒,由灌浆持续时间长,粒饱满,麦穗中部小穗的颖壳包不住子粒,这是历来从有过的现象,2014年多个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均达到或超过该品种的最高值。由此可见,气候条件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当年小麦产量的高低。
2 影响小麦后期生育进程的气候因子分析
由于淮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因子变幅大,当气候因子变化不能完全和小麦生育过程的需要相吻合时,轻则会影响生育进程,重则会造成减产。影响小麦后期生育过程的气候因子有以下方面:
2.1 温度 小麦后期生长发育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当温度高于其所需时,生育进程提前,温度低则生育进程会推迟。4月上旬小麦幼穗进入雌雄蕊分化和四分体期,若遇到0℃的低温,即使是短暂1~2h的低温过程,则会对幼穗产生危害。如1993年4月9~11日的低温过程造成大面积小麦穗部冻害,西安8号小麦的穗部冻害尤为严重,当年小麦比上年减产30%以上。2010年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始终低于15℃,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低2℃,小麦直到4月25日才开始抽穗,比常年晚7~10d,抽穗后7d才开花。2013年因小麦穗部冻害减产20%左右。小麦灌浆历时30d左右,占后期生育时间的50%。灌浆过程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时段,灌浆适宜的温度为20~25℃。陈若礼研究表明,日平均17℃是淮北小麦灌浆的起始温度。在灌浆期间,如遇日平均温度低于17℃的情况,灌浆速度会明显放缓,持续时间长了会趋于停止,待温度回升后,再逐渐恢复正常灌浆;日平均温度超过28℃,灌浆速度逐渐加快,但时间会缩短,日平均温度超过30℃,因蒸发量大,麦株会很快失水,灌浆会提前终止,粒重降低,麦穗的顶部和基部的不孕小穗增加,致使穗粒数减少。
2.2 降雨 淮北属雨养农业区,过去种麦从未进行过灌溉,近年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在小麦播种期遇旱已习惯灌溉造墒。小麦出苗后在冬前生长期和年后拔节前遇到干旱,只有少部分农户进行抗旱补水,小麦生育后期遇旱,没有灌溉补墒的。这一方面是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喷灌无法灌溉。因喷灌水管在麦田中无法操作,喷水会把麦株喷倒,得不偿失。今后要加强农田基础建设,以解决麦田后期遇到干旱的灌溉问题。小麦后期生育适宜的耕层水分含量为18%~20%(重量含水量),需自然降雨100~150mm,本地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为117.6mm。自然降雨不仅要求总量,而且要时空分布均匀。若一次性降雨过大,而又间隔相当一段时间未有降雨,会因时空分布不匀,而造成旱涝不均的现象,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若一次性降雨过多,耕层土壤水分含量超过22%~24%,土壤呈现饱和状态,小麦根部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直接影响到小麦灌浆。如1991年由于低温影响,小麦迟到5月10日后才开始灌浆,5月24~25日一次性降雨105mm,并伴有大风,当年小麦减产20%左右。2015年5月2日、8日和15日,濉溪的刘桥、铁佛、杨柳等部分乡镇遭遇暴风雨袭击,小麦出现严重倒伏。在5月8日倒伏的烟农19麦田取样考种,与未倒伏的相比,千粒重低9g,穗粒数少16粒,减产30%以上。
2.3 日照 小麦生育后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尤其是灌浆期时对光照的反应敏感,要求平均日照7h以上。小麦灌浆期茎上绿叶制造的光合产物也是子粒干物质积累的来源之一。若光照不足,会造成粒重下降。如2013年由于5月下旬因雨日多,日照比历年平均少21.4h,致使小麦千粒重下降20%,穗粒数少3~4粒。
2.4 病虫害 小麦生育后期主要虫害有红蜘蛛、麦蚜虫,病害有纹枯病、赤霉病等。2012年5月上旬小麦开花期间,遇到连续4d的连续阴雨,导致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造成小麦减产20%以上。2015年5月1~6日有连续阴雨,降雨量虽不太大,但麦田温度大,5月上旬空气湿度为76%,比2014年同期高27%,导致赤霉病大发生。所有小麦品种都感病,只是发病程度不同。
2.5 风向和风力 东风或东南风2~3级,空气湿润,利于小麦灌浆。西南干热风则会因高温干燥,田间和麦株失水过快,影响灌浆正常进行。西南干热风,20世纪80年代前经常发生。近20a未发生过干热风危害小麦现象。
3 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的对策措施
小麦抽穗后,构成产量基础的成穗数已经定局,而穗粒数和粒重则是在这一时段决定的,因此,需加强后期麦田管理,争取穗大粒多和籽粒饱满,取得较高的产量。在管理上要养根保叶,促使灌浆顺利进行。
3.1 防旱排涝 前已叙述,在淮北地区小麦生育后期即使遇到严重干旱,也无法灌溉补墒,只能听之任之,因而今后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如遇到降雨过多,应及时清沟沥水,排除涝渍,防止沤根,使灌浆顺利进行。
3.2 防治病虫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喷药防治,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应在发病前喷药预防。特别是在小麦抽穗开花时,根据天气预报将有连续阴雨时,更应及时喷药预防,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根外喷肥 对一些肥料不足叶片落黄的麦田,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喷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4 及时收获 研究表明,小麦黄熟时,粒重最高,如过分成熟,籽粒养分回流,粒重反会降低。近年来农户不做晒场,等麦粒水分降到15%左右时,用收割机收后直接入仓。这时收获因麦穗干枯田间落粒掉穗多。2014年因灌浆期间气候特别适宜,籽粒特别饱满,收获晚的麦田掉穗落粒多。根据麦收后田间出的麦苗数估算,每667m2落粒达40~50kg,因此,应改变晚收习惯,成熟后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陈若礼,訾秀华.淮北小麦穗部冻害类型与级别划分[J].安徽农业科学,1997(3).
[2]杨光,陈若礼,张存岭,等.淮北地区小麦灌浆持性及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56-5460.
[3]吴伟,陈若礼,张存岭.2009-2010气候异常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
[4]白岩,陈若礼,张存岭.濉溪县小麦单产超过千斤的气象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85-8686.
[5]刘梧林,张朝飞,陈若礼.气候因子异常对小麦穗部和灌浆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5,12:47-48.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