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科学探究习惯的培养

2016-06-08杨保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科学探究课堂教学

杨保军

摘 要:物理学科是工具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这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实施开放教学,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科学探究;民主和谐;课堂教学;巧妙设疑;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91-01

新课程改革与时俱进,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目标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创新方法,伴随新课程的实施而成长。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有效合作。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才能保持对知识的敏感性,保持活跃的思维,张扬个性,刺激学生主动猜测和积极探究,使课堂活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有效赏识学生是激励学生愉快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应平等待人,尊重学生,态度温和,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让课堂呈现民主信任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发表意见,相互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尽可能为学生展示才华创设条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有梯度的问题,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强化成功的感受,激发学习热情。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时,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提供的器材,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从实验现象中收集信息,由小组讨论然后对信息作出归纳。尝试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要善于创设出与实际问题相近似的各种激疑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差异,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创造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强化自信。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及时鼓励,当学生的一技之长得到肯定,学生的表现得到赞许,这都会强化学生自尊的信念,使他们保持高亢的学习情绪,有效合作探究。

二、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情感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主体探究活动,把学习时间和探究空间有效还给学生,将书本知识生活化,创造出与生活实际相近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挑战性的情境中产生问题,萌生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音乐、电化教育与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易于学生感知。如教学《声音的特性》一课,师生共同学习参加毕业典礼的情境时,播放“骊歌”歌曲,让学生在“长亭外,古道边……”的乐曲中感受到离情别意,再通过电子琴调高调低演奏音调,改变声音的响度,让学生对音调和响度直观的体会,谈感受,自己感悟、体验,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生活用电”时,可通过对教室、家庭如何安装和使用用电器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设疑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教学相长的过程,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与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效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人们的认知水平、理解分析能力才能得以发展。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设疑,尽可能为学生设置兴奋环境,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对问题新颖,独出心裁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切忌不能扼杀学生的独创才能。如教学《光的折射》时,让学生观察杯中的筷子,当向杯中缓慢注水时,筷子水面以下部分有什么变化?筷子变弯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待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答案后,启发学生讨论:小马过河,小马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深还是浅?向学生讲述“海市蜃楼”的故事,激发学生疑问,烟波浩淼的大海上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道“天幕”:微波荡漾的碧水之中,有一座碧水环绕的城市。城市的中央有高大耸立的建筑群,城区道路清晰可见,不时还有“天人天马”穿梭其间,。城市的后方有葱绿茂盛的热带森林,前方看似一个宁静的港湾,船儿点缀其间。让学生在欲求所惑的强烈好奇心下开展新知识教学,阐释光的折射原理和规律。

四、让生活教育回归课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学生是具有情感体验的活生生的人,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物理教材颇具生活性,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要抓住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从课内到课外,再回归课堂,内化为学生的经验。如教学“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日食、月食的形成,让学生结合画面谈感受,进而分析这样,巧妙将课堂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可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各种噪声来源和污染情况,提出防止噪声的合理化建议,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导下,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努力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大胆质疑,促进教和学相互适应,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

参考文献:

[1] 赵爱玲.《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太原科技》2003(6)

[2] 李玉芹.《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2)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科学探究课堂教学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