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核安保体系建设 保障核能和平利用
—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
2016-06-08王舒颖
□ 本刊记者 王舒颖
加强核安保体系建设保障核能和平利用
—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
□ 本刊记者 王舒颖
主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2016年世界核安全峰会3月31日~4 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峰会召开前夕,亚洲规模最大的核安保示范中心正式落成,这是中国对承诺促进世界核安全做出的又一次实际行动。
“和平利用核能有两层含义,在安全利用核能与核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要对核安保问题高度关注,防止核材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中,防止核设施被破坏”,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介绍,“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充分利用核能服务生产生活”。
60多年来中国保持了良好的核安保记录,实现核材料“一克不少、一件不丢”。“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政府管理、法制建设、技术提升、系统升级等,核安保水平不断提升。
国际核安保体系中的中国角色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事件及非法贩卖数据库”统计,国家核材料或放射性物资丢失的纪录已经超过两千四百条。如果核材料落入恐怖主义分子手中,将造成灾难性后果。
“不能被破坏、不能被盗取、不能被非法转卖、不能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王毅韧用四个“不能”描述核设施与核材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今年核安全峰会主题为“加强国际核安保体系”,凸显了国际交流合作在促进全球核安保治理、提升核安保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王毅韧介绍,中国坚持以各国为主体,以国际合作为纽带,将全球核安保进程纳入可持续、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作为“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创始伙伴国之一,中国积极参加倡议框架内的各项活动,支持各国在倡议平台下分享核安保最佳实践经验。
同时,中国积极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保国际合作交流领域发挥核心作用,持续向机构核安保基金捐款,推荐20余名专家参加机构核安保文件制定,与机构联合培训核安保从业人员1000余人次。在双边合作方面,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开展核安保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巴基斯坦等国建立核安保问题磋商交流机制,并深化打击核材料非法贩运、反核恐演练等方面合作。
核安保示范中心是中美两国核领域合作最成功的案例
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都是核能发展大国——美国是运行核电站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中美两国在核安保领域的合作对促进世界核能和平利用意义重大。
王毅韧介绍,中美两国核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85年签订的《核能和平应用协定》。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核安保示范中心建设、高浓铀研究堆改造、海关辐射探测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2015年年底建成、即将投入使用的核安保示范中心,是两国合作最成功的案例。
示范中心由首届世界核安全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倡议建立,中方负责提供厂址、建设和运行管理,设备则由美国能源部出资约两亿人民币在全球招标采购。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主要开展核安保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培训、先进技术展示、分析与测试等工作。其中,培训主要定位是为亚太地区培训核安保人才,年培训能力可达到2000余人次。
在建设过程中,示范中心已经与美国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桑迪亚、橡树岭等国家实验室以及国防部威胁降低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欧盟、加拿大、韩国等建立了合作机制。
加强核安保体系建设是发展核电的重要前提
目前全球运行的核电机组已超过400台。中国大陆运行的核电机组30台,在建核电机组24台,在建机组规模居世界首位。核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能越发展,核安保压力越大,如何解决核能安全与发展的矛盾,王毅韧说,“发展核电的前提就是确保核安全,这是毫无疑问的”。确保核安全,是中国发展核事业的一贯要求和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
习近平曾明确提出我国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扎实推进核安保工作法制化,是中国政府一直努力推进的工作。目前,国家原子能机构起草的《核安保条例》草案已上报国务院审议,一批核安保导则和技术规划,如《核材料衡算与控制视察导则》《核材料和核设施实物保护》《核材料管制视察管理办法》《核材料管制报告管理办法》等已经发布。
除了逐步完善核安保法规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国核安保能力持续提升,核安保监管工作也步入规范化轨道。新建核设施的核安保系统均采用国际最新标准,同时投入数十亿元专项资金对原有核设施的核安保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国家原子能机构设置专门的核安保管理部门,成立了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进行核安保技术的研发。同时,通过严格实施核安保系统设计方案审查、定期开展各类核安保监督检查等工作,推进核安保工作规范化。
加大科普宣传 了解核才能不恐核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5年我国科技成就时,将第三代核电技术摆在了第一位。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符合全球核电最高安全标准,具备应对类似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能力,可抵御大型商用飞机撞击。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共设置燃料芯块、燃料包壳、压力边界、安全壳四道屏障,只要有一道屏障完整,就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 故。
“华龙一号”目前已经落地巴基斯坦。此外,中法就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签署投资协议,中国还与阿根廷、罗马尼亚、南非等国签署相关协议。
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压水堆CAP1400和小型多功能堆ACP100等核电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具备了工程实施的条件。
关于“十三五”时期国内核电的发展,王毅韧认为要“慎重稳妥、形成共识、稳步推进”。目前中国核电规模仅次于美、法、日。2012年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2020年实现运行核电装机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目标。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开工6-8台机组,2020年核电规模将超过日本和法国,居世界第二。
在核燃料循环方面,我国坚持“闭式循环”核燃料发展路线,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目前铀资源供应已经形成“国内开发、海外贸易、海外开发”三条线并举的格局,保障核工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核燃料供应依托南北两大供应基地,可以满足2020年前核电需求;建成了西南地区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形成了华南、西南、西北处置格局。此外,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选址工作已基本完成,高放射性深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也即将开工建设。
“中国将坚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推进核能发展”,王毅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