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作业设计
2016-06-08王丰
王丰
摘 要: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我们一定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内容丰富有趣,富有创意的作业。
关键词:知识衔接;坡度;内在规律;设计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58-01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必须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同时要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智力。要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由懂到会、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如何精心设计、科学安排训练,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学生学习新知离不了旧知经验和方法。因此,新授课前的铺垫练习,要围绕新知展开,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重在知识的发展,把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例题时,我作了如下铺垫练习:
1、列竖式计算:52×6 49×4 83×6
2、口算:35×20 19×10
3、3个46:46×3=
20个32:32×20=
24个32:32×24=
例题的教学目标是着重让学生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乘法的顺序和计算过程。以上练习题紧紧依据此目标,第1题通过复习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为讲用两位数相乘时乘的顺序作准备;第2题复习用整十数乘,为学生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算理作准备;第3题则为直接导入例题,讲解例题的解答方法做准备。这三道题,围绕新授内容和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为学生学习新知牵线搭桥,充分展示铺垫练习的效率。
二、讲究练习设计的坡度
练习的设计是以学习知识、发展思维为目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开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实际,体现适当的坡度,以适应学生心理结构和掌握知识状况客观存在的层次性。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围绕知识的本质要素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
1、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加深对公式的记忆;
2、通过判断明辨是非,去伪存真,进一步强化相对应的底和高相乘才是三角形的面积;
3、实际运用形成技能与技巧;
4、扩散深化发展练习。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经过精心策划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力也能得到同步发展。
三、突出知识的内在规律
知识的内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维的逻辑性。在安排训练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代表性的规律性强的习题,通过学生练习训练后,发现这类算题的规律,提高了他们的相应运算技能技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强调练习设计的灵活
灵活的练习设计,是通过变更知识结构的非本质要素,或变更知识结构的问题情境,来突出知识结构的本质要素,巧用变式,促进学生去积极思考,开阔思路、激活思路,有利于克服先前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能获得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效果。
通过练习,不仅有利学生巩固知识,促发解题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感,又使学生得到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总之,精心设计练习,科学安排训练,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数学教师应努力去探索,务必使每节课、每道题,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使学生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