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儿童活泼泼地学习
2016-06-07吴宁
一、环境支持学习,为儿童创设一个真实、全息、融合的智慧校园
围绕“环境支持学习”的目标,我们努力把校园营造成为一个促进儿童知识建构、情境认知、概念转变和深度理解的学习支持体系,让每一个儿童在真实、全息、融合的学习环境中收获成长。
(一)建立真实情境的学习社区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灵活地调用各门学科的多种知识,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我们专门在校园的西南角开设了一间“O2O”的线上和线下的微店。
1.微店是一个项目化的学习社区。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真实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持续关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例如在数学课中,微店是学生认识人民币、计算交易额等解决实际问题的操练场;在综合实践课中,微店成了学生的职业体验区,他们在宣传、管理、销售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真实的经营过程。
2.微店是一个微型化的创客空间。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学生乐于将学习中的成果充满创意地孵化为各类有趣的产品。比如在综合实践课的主题研究中,诞生了学校文创、红楼文创系列;结合语文与美术学科,开展了微店广告宣传赛、微店文案设计征集活动;在信息技术课与科学课的碰撞中形成了创意花盆系列的设计。
3.微店是一个多元化的学习评价载体。商品成功出售,商品的提供者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报酬——一定数量的“小光豆”。“小光豆”是我校通行的奖励积分,每一位孩子都可以通过各种路径争取奖励积分,如努力学习、坚持体育锻炼、做一件好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等等。“小光豆”从某个侧面记录了学生在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成长轨迹。
微店不但成为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操练场,还是他们感受真实经营的职业体验区,更是各种创意活动的生发地。微店开设以来,线上、线下学生的全员参与率达100%。
(二)将学习场所从现实拓展到数字化的网域空间
我们依托移动终端,着力打造了一个全息化的校园学习环境。建立了交互性的数字化植物图鉴和植物地图,将音频、视频、图文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呈现在走廊和墙壁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1.师生共建地表文化,拓展学习资源。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系统学习了相关的植物知识,对校园植物资源展开实地调查与研究,结合信息技术,形成了具有交互性的数字化植物图鉴与植物地图,让校园内的每一株植物都成为灵活生动的学习资源。
2.主题空间文化链接课内外的学习。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需求,学校教学楼走廊上布置了不同主题的文化展板:一年级是树娃娃学规范,二年级是树娃娃诵经典,三年级是树娃娃赏百草,四年级是树娃娃学礼仪,五年级是树娃娃小创客,六年级是树娃娃颂榜样。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建立起与空间文化的对话,从中获取音频、视频、图文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再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同学针对这些学习内容进一步交流、讨论,将学习场所延伸到虚拟的空间,搭建起课内外学习的桥梁。
3.班级特色植物文化引领学生项目化学习。围绕班级自选认领的植物,学生展开了“特色植物主题环境布置”活动。他们钻研各学科中的有关知识,在古诗词中搜寻认领植物的歌词诗赋,用数学知识解决植物高度的测量问题,向科学老师请教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种植技巧等等。他们在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了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
(三)打造“关注每一个”的融合化学习环境
学校为构建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专门建设了资源教室,通过个别化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弥补缺陷,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资源教室内设有情绪管理绘本阅读区、体感游戏训练区、植物安抚干预区、沙盘游戏训练区、精细活动训练区等5个区域。校内的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在教师的推荐下,在资源教室内进行专项训练,以激发潜能或纠正自身发展中的某些不足,更加健康地发展。一些更需要关怀、尊重的特殊儿童群体,也能在这个温馨的资源教室中得到专业化、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丰富课程资源,为儿童构建“百草园”特色课程体系
在小班化实践中,我们努力突出课程的多元性、整合性、探究性和选择性,帮助儿童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一)增强社团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从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同智能倾向的角度出发,在广泛征集学生意愿的背景下,集结教师、家长和社会志愿者等多维资源,共同开发了30个多元化社团课程。(见下页图表)
每学期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我们还注重不断优化社团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质量,当某一类课程的调查满意度低于60%的时候,学校便介入进行评估分析,进而对该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开发学科联动的整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深挖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对知识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解与应用。例如校本课程《百草园的故事》,将各学科知识整合进植物的观察与研究、图鉴的设计与制作、生态圈的研究之中,以校园植物图鉴为主线,贯穿一至六年级,其中穿插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探究项目活动,并与语文、数学、美术、音乐、通用技术等课程相融合,充分运用学校及社区周边的自然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探究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在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如,学校开设的定格动画课程,借助多学科的联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与合作能力。动画故事从思考到实物呈现,需要多学科能力的支持,包括语文学科的故事筛选与整合,数学学科的统筹分配、计划与统计,科学的观察方法,各种材料的探索,艺术语言的呈现,信息化的手段,团队的领导、合作,创造性思维等等。在4年的时间里,参与此项学习的学生从十多人发展到三年级以上的全员参与,学生共同协作而完成的作品近80件,动画的题材均来自于他们真实的学习生活,表现形式涉及到真人动画、粘土动画、综合材料动画等等,已有18部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区级比赛的23个奖项。2015年5月,“光东定格社”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向与会的国内外来宾展示了这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精彩,吸引了多国教育部领导的注意,刘延东副总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开发科学创新的探究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STEAM项目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把综合实践课中的劳技课和信息技术课进行了校本化的整合,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周边的自然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探究和实践机会。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自己选中的一种植物开展研究,参与一个STEAM研究项目,离开学校时能够拥有一个或者多个自己设计的创意作品。
小涵同学通过网络自主报名,选择参加了学校的创客工坊选修课。课堂上,老师常说创意就在身边,鼓励大家从常见的生活用品入手进行创意改造。他想到了爸爸是一位送奶工,平时经常抱怨奶箱的设计不够人性化,便决定在选修课中帮助爸爸解决这个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历时两年完成了便捷奶箱1.0和2.0版本的设计与制作,解决了爸爸送奶工作中的困难,夺得了江苏省第二届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变革教学行为,让教学过程呈现出儿童主动参与、教师全程支持的样态
我们努力聚焦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借助新理念、新技术,变革课堂的教学行为,让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全程支持的过程。
(一)完善师生关系,建构互动课堂
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小班化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基点。我们基于微信平台,开发了“同学印象”的个性化学生电子轻档案。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为每个孩子建立起专属的、动态的个人性格、气质、兴趣等多维度的档案。例如,小涵同学的印象标签是这样的:爱钻牛角尖(自我评价)、动手达人(同学评价)、乖乖女(家长评价)、安静的小姑娘(班主任评价)等等。印象标签的使用源于社交平台朋友之间的互动,简洁生动,又能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特点,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词汇的筛选,切合儿童年龄特点和情感接受度,以形成师生、生生、家长之间的情感互动。这样的轻档案也便于其他任课教师的浏览,帮助他们快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认知、兴趣、特长等方面为教学起点,开展差异化教学。
(二)调整教案形式,定制学生学习
我们调整了教案的形式。每个单元学习前,学生都会领取到一份学习合同,合同上阐明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同伴、学习资源、学习时间、作业及成果展现形式等等,师生在合同上联合签名。根据契约精神,学生需严格按照合同完成单元学习,依据合同完成情况获取相应数量的“小光豆”。
当学习合同成为教师备课的基础时,教师的教案将成为每一位孩子学习历程的证明、学习评价的终端,而非单向、刻板、统一格式的文本合集。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的作业形式和不同层次的问题,搭建适切的教学脚手架,引导不同的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
(三)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可持续性学习
课堂上,学生借助移动终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前置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分享学习”等四个环节的学习。教师通过数字教学平台观测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将习题分成“一星、二星、三星”三种难度等级,推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让学得快的学生“吃得饱”,又照顾到学得慢的学生“吃得好”,大家都能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学生的学习力有了大幅提升。
(吴宁,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210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