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与加工研究室侧记
2016-06-07○文刘明
○文刘 明
突破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与加工研究室侧记
○文刘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6年1月29日,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为农机侧供给改革提供了详细的路线图:会议部署了今年农机化重点工作,包括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等9项。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有效提高中高端型全产业链装备供给、机艺融合型全程机械化技术供给、新理念高素质型农机管理人才实用人才供给、系统性精准型农机化政策供给、便捷高效型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几乎每一个农机工作者都在思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宏大命题,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又如何将这一宏观指导思想落实到微观实践中?
作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单位,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与加工研究室(以下简称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其研究方向与全国农机工作会议所公布的路线图不谋而合。
甘蔗生产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
“整个甘蔗产业,从专家到企业,到政府,逐渐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即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问题,并不完全在机械本身,更多的功夫还在机械外的系统内,也就是要认真研究‘甘蔗生产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
——华农大甘蔗机械化团队区颖刚
正是由于系统内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整个食糖产业涉及的各方都认为甘蔗生产机械化是整个产业的唯一出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却始终难以提速。
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系统问题到底指的是什么?研究室负责人刘庆庭做出了解释。
首先是农机农艺融合的问题。刘庆庭说,我国进口设备主要以大型高端机型为主,以凯斯为例,目前全国共有90多台,广西70多台,广东10台。但是这么多机器实际作业面积是很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行距问题。大型的CASE8000收割机,要求甘蔗种植行距大于1.4 m。在澳大利亚,行距是1.6~1.8 m。这样的行距机械才能发挥它的作业效率,作业质量才有保证。而我们国家传统种植的行距只有0.9 m,到目前为止,1.2 m行距也仅在农垦系统和一些规模化农场被接受。严格来说即使是1.2 m的行距,大型机械的作业损失率也很高,1亩地损失约1 t左右,所以农民很难接受。中型CASE4000收割机,虽然可以在1.2 m行距的蔗田顺利作业,但由于轮距窄、重心高,翻车事故时有发生。
为什么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在我们这里的效率却不尽如人意?除了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水土不服,这也是区颖刚认为的系统问题中的一个。广东主蔗区在湛江,受台风影响甘蔗倒伏情况严重,致使日本进口的甘蔗收割机在湛江地区倒伏严重蔗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
解决思路区颖刚说,借鉴国际上发展甘蔗机械化的经验,我国从2010年开始,很快就从整秆式收获机械为主转向以切段式为主、整秆式为辅。“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发展太快,系统环境还未准备好,使得我们的切段式收获方式的推进不如人意,比想象的困难得多”。针对目前存在的整秆与切段收获技术路线之争,研究室提出现阶段重点发展切段式收获技术以取得机械化收获突破。由于蔗区气候等方面的原因,蔗区一年之中适合机械作业的时间大概只有1/3,其它2/3的时间机械根本无法下田,加之由于蔗段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4 h,正常天气下,一天可能会有超过糖厂生产能力的甘蔗入厂,导致糖厂“吃不完”;但在非正常天气下,由于机械无法入田,导致糖厂“吃不饱”,所以整秆式收获技术仍将是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组织国家层面科研项目进行重点攻关。
“甘蔗机械化的解决是一个系统问题,那么谁能来解决这个系统里的核心问题呢?答案应该是糖厂。”区颖刚说。当前,糖厂在机械化收割环节摇摆不定,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机收甘蔗含杂率偏高,在仍有足够的砍蔗工的情况下,糖厂首选人工砍蔗;二是多数糖厂的设备无法适应切段式收割进厂的甘蔗,原料蔗中夹杂的蔗叶、根、稍,特别是泥土对糖厂生产工艺负面影响很大。
解决思路针对我国甘蔗产业的现状,研究室提出甘蔗产业应开展“农户—机械化服务组织—制糖企业”协作机制研究与示范,实现农机—农艺—糖厂三结合,力求系统协调和效益最大化。
致力成果产业化
2016年4月29日,关于研究室研究成果产业化讨论在广州悍牛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悍牛公司)会议室召开。刘庆庭和团队成员邹小平高工参加了会议,广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也派了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悍牛公司董事长谭国锋说:“2014年我们已和研究室鉴定了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又签订了种植机和收割机的联合开发协议等”。据了解,甘蔗收割机联合开发协议合同金额500万元,对一个年销售2 000多万元的企业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市场前瞻力,更需要决策者魄力。
谭国锋说,近年来中国农机化迅猛发展,农机市场需求加速转型,拖拉机、小麦、水稻收割机等进入下滑通道,而经济作物收获市场出现转机,市场增势良好,成为新的增长点。“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是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我们看好这个产业。”
“在甘蔗收获机市场,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价格高昂、与国内农艺融合难等问题使得甘蔗机收难以规模推广。”刘庆庭说,在他接任研究室负责人以后,将研究成果产业化成为他的另一个梦想。
谭国锋说:“其实我们也可以和国内其他厂家一样,买一台进口机械,拆开然后仿制。但是我们不愿意这样做,一个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是否有一个强大的科研后盾为保障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愿意花时间和资金与华农大合作。我们有共同的志向,就是做出真正的国有品牌,唯有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这个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在占地35亩、拥有8 000多m2现代化工厂的悍牛公司,邹小平向我们详细介绍一台台、一套套现代化生产设备。邹小平说,研究室充分结合了国内甘蔗种植的立地条件和农艺特点进行创新研发,然后在这里进行现代化流水线总装生产,通过数控机床、一次成形冲床等设备,作业精度大大提高,这也保证了在作业过程中机械的适应性更强,油耗更低、蔗段清洁度更好、操作灵活,同时产品的含杂率、防倾翻等指标优于进口品牌同类机型。2015年11月24日,在广西召开的全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会上,华农大/悍牛甘蔗收割机样机首次亮相,作为当时唯一一家科研样机,华农大/悍牛的表现赢得现场人员的高度赞同。农业部农机化司调研员王国占说:“我们终于有了甘蔗收割机的自主机型”。
刘庆庭对悍牛生产的4台收割机和5台种植机也持肯定态度,除了工艺上要再进行改进外,他认为最大的问题仍在于“减重”。“机器过重的话,对甘蔗宿根生长不利,这也是进口机械不被农民接受的一个原因。我希望我们的机器批量生产后,收割机的重量能保持在7 t左右”。
一项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科研成果,想要真正产业化并推向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非局外人所能了解。对悍牛公司而言,当前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期”,洪流一样消逝的资金,一次次反复试验、改进的过程,无一不考验着公司高层的耐心和毅力。“一旦通过鉴定并进入补贴目录,我们相信市场前景一定非常可观。”谭国锋说。
中国农机行业正由机遇性增长向结构性增长转变,要加快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就必须增强创新动力,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常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牛盾所言:“一是怎么样能让农机的设计、制造更加符合生产的需要;二是需要‘一机多能’的农业机械;三是希望供给侧结构的农机产品像‘老黄牛’——干活不嫌累,不容易生病。”这也是谭国锋和刘庆庭的共同梦想,我们期待这一梦想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解决思路区颖刚说:“从地形地貌上说,全国种植甘蔗的耕地多为丘陵坡地;从地块面积上说,多数是小农户承包的3~5亩的小田块。按粗略计算,适合大型收获机作业的不到10%,适合中型机具的约为40%。所以从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地块大小及土地经营模式来看,更适合中型机械化发展模式。”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研究室针对我国甘蔗立地条件与经营模式,提出大、中、小规模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模式的概念、内涵与技术方案,以及其所适应的条件与发展路径。研究室针对进口大型收割机对我国目前种植行距不适应和进口中型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易翻车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中型收割机发展的技术路线,指导我国甘蔗收割机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