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数学
2016-06-07王艳云
王艳云
摘 要:简要概括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从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学法指导等方面论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自主参与;个体差异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深刻认识到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果学生的参与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被动、机械地参与,同样不能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开发和培养。为了使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学习,我在以下六方面做了努力。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的‘教学原则上。”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智力发展潜力,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自主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采用点拨、启发、激趣、设疑、鼓励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数学的能力与习惯。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努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绽放,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自主参与,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尽可能多鼓励、多表扬、多引导,不指责、不批评、不嘲讽。这样,学生思想轻松,思维活跃,自然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注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出示一组练习题:45×76+55×24=( ) 99×65=( ),教师和学生比赛,看谁又快又准。这一环节中,赢的人一定是教师,而且所用的时间差距很大。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有什么奥秘?教师给学生留下一个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接下来的学习过程。教学水到渠成。
2.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先问学生100个6相加怎样列式?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困惑,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探究兴趣。此时,教师适时引入新课,学生则自主参与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3.用成功激发学生再参与的兴趣。在执教二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班的尹××同学采用了倍比法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比较陌生。我没有介绍倍比法,因为他们还不能理解这种方法。当时,我这样评价与引导:“尹××同学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把这种方法教‘尹氏思维好不好?”顿时,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羡慕,尹××的自豪。这种用同学名字命名的方法,让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
四、尊重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目标相同,有困难的学生无法参与,优秀的学生“吃不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在教学中设计学习目标时,既设计统一的目标——全班学生达成的基本要求,又设计有层次的目标——各层次学生分别完成的目标。教师在引导上要有的放矢进行,在提问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提出他们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生能做到,自然愿意参与。慢慢就形成了自主参与的意识。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参与
练习是学生理解、掌握、巩固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提高练习的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选择有梯度的习题,设计适合后进生的基础练习,适合中等生的综合性练习,适合优等生的有利于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的变式练习。同时,设计练习时要注意避免单调的习题,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可以联系生活,可以动手操作等。
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贵在指导方法,在理解、接受新知过程中指导学生比较对照,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如解决问题的教学,我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要求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中,哪些是已知的?未知的该怎么求?有时我也引导学生从条件入手:根据题中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久而久之,学生掌握了这些思考的方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就会自主参与学习。
总之,我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数学,有了指导思想,就会探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策略,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宇.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报,2006(6).
[2]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 孙玲娟